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政企校合作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2022-08-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农运耀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481

  [摘           要]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和谐、融洽的民族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建立有特色的旅游品牌,是第三产业增强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其中注入政企校三方的力量,,不仅能快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能拥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政企校三方共赢。
  [关    键   词]  政企校合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109-03
   旅游是人们喜欢的一种出行方式,也是城市中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领略田园的自然风光,流连山水之间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但是现在的乡村旅游,有山有水加一点基础设施就能成为一个景区,太过于重复,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是个极好的契机。抓住时机,同时注入政企校三方的力量,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品牌,能够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得政企校三方共赢。
   一、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不够深入,开发力度不足
   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秀美山水,自然的地理环境和风光,深入开发这些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当地的就业安置,让当地居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家当老板。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那里有奇特的地貌,有热情的少数民族风情,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有很多有待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当地经济水平、交通状况、民俗差异等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旅游资源不能获得深入的开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旅游基础設施配备不完善,服务跟不上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有实物的旅游住宿、餐饮店、风景区,有无形的服务,两者是旅游业的主体构成,不可分离。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景色优美的乡村风光,但受地域、经济、交通等原因影响,乡村旅游的很多硬件以及配套设施却明显跟不上。比如,住宿的酒店设施设备不完善,有些地区只是将当地居民的住房改成民宿,酒店的建设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住宿需求。且也有部分酒店比较老旧,待修缮。加之还有一些乡村的餐饮店食材储存、卫生设备等有待改进。另外,乡村旅游的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人员多是当地乡村的居民,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服务标准不统一,有态度热情的,也有欺客宰客的,很难给游客周到和满意的服务。服务是旅游业的软实力和品牌呈现的关键点,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建设的基础,不能满足基础需求的硬件设施,也不能保证基本的服务,游客的旅游体验自然也不会很好,从而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旅游营销推广不到位,欠缺宣传规划
   少数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和人文文化。从游客的猎奇心理来看,这些是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关键。同时,也是需要宣传和传播的重点。但在现实中,宣传方面做得不到位,整体上没有明晰的规划,不能贴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且宣传的资源十分分散,个体不良竞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其区域内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宣传。
   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地方通信不发达,因此一些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应用并不广泛,这就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铺设网络,进行基础建设。企业则配合以媒体的方式,抖音平台、小视频、宣传片等做好相应的宣传与推广。
   (四)旅游品牌产业链过窄,辐射性较差
   乡村旅游开发面过窄,仅是开发旅游本身是不行的,需要以点带面,扩散开发。立足第三产业的旅游业,需挖掘更多的可能性,联合农业把农业产品变成特色旅游品。借助民族手工艺品,开发乡村旅游的周边产品,形成与第二产业的联合。单向深度开发,横向拓展,加强乡村旅游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度。要明确知道,旅游者到当地游览,不仅是看风光,还需要住宿、吃饭、交通、购物和娱乐,这一系列与之可以被带的产业互动情况不佳,品牌的周边都没有辐射到。
   (五)旅游品牌建设意识缺乏,能力不够
   现代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少数民族地区则更晚一些,还处于乡村风光游览、了解乡村民情的阶段。对于弘扬农耕文化,建立乡村旅游品牌还没有形成体系,更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多数都是零星的一个景点和景区,没有对应或匹配的品牌,更没有多个旅游点相互联动、相互协作共创品牌的情况。目前,也有一些成功建立旅游品牌的地区,如四川雅安以大熊猫、藏茶文化、茶马文化等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特色旅游。其实旅游品牌,就是说一件东西、一个景点,或一个代表就一定能让游客想得到。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游客口口相传,给乡村旅游带去好的口碑、带去好的旅游体验。从长远来看,有品牌的乡村旅游才能更明确市场定位,找准消费受众群,促进其长远和可持续
  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

202207282242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