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燕芳 石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3期 本文字数:246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关注。口腔健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口腔医学技术
专业可以为其输送应用型人才。在口腔医学技术
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简单阐述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优化对策,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分析该培养模式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3-0175-03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通知”,明确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强化口腔护理、疾病防治等实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教育实施方式。对此,学校应重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加大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开展力度,以便培养更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实用型人才,满足口腔健康产业的用人需求。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管理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缓解学生管理与就业的压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医疗企业在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计划,并共同开展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确保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且学生自身会受到就业驱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基于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管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的需求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时,主要由学校与企业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就业需求共同制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促使学生顺利毕业并入职,可以有效地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紧缺岗位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为该岗位提供专业人才储备。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人数较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大,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实现医疗卫生人才的资源优化分配,避免出现人才空缺或人才浪费等情况,有效地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的需求[1]。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医疗企业合作开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医疗企业需要的人才。在开展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时候,会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部分实践课程会安排在附属医院与各大医疗机构、企业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习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过渡到职业角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医疗思维能力,同时,在实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顺利毕业与就业。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大多数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指导能力较低。其主要是由于大多数教师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没有该专业的工作经验,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相关岗位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指导能力不足,影响到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紧缺。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中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的参与,但据调查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较少。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课程设置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理论课程占比超过70%。另外,课程繁多,没有凸显出该专业的特色。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尤其是基础课程模块较多,口腔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设置较少,没有突出口腔医学技术的特色[2]。
(三)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变化快
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医疗企业相互合作的举措,虽然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该专业人才培养时间为三年,周期较长,,合作协议执行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其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且存在不确定性,导致行业发展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某个岗位人才处于饱和状态,就会导致订单式培养模式处于被动局面,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另一方面在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初期,学校与医疗企业双方均处于积极配合阶段,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尤其是医疗企业在后期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导致订单培养模式无法落实到位。
20220806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