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赖邱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480
[摘 要]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快速良好发展,受到了大力支持与广泛关注,但仍需要关注自身发展困境。为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价值及作用,通过制度分析的视角,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层面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得出这两种制度形式对高等职业教育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指出了两者在规约方式等方面的隐性互补关系,提出了在正式制度方面应当优化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中介组织,强化政府的调控力度,,完善市场资源调节机制;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应当树立个体本位的高职教育价值观,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关 键 词] 制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01-03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社会地位大幅提高。本文从制度视角对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突破优化路径,希望以此对高职教育转型发展产生有效助力,帮助高职教育提高质量效率,形成完备的理论研究体系,从而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一、制度分析
(一)正式制度
西方研究专家从三个角度对正式制度理论进行了详尽阐释:宪制理论层面、规则理论层面和系统理论层面。诺斯指出人类制度是为了对政治、经济、社会这三种发展要素间的关系加以约束而设计的;舒尔茨明确,正式制度是广泛涉及人类各种社会行为的规则制度;我国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得出:正式制度就是比较正式的社会公共规则体系,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该制度体系包含大量的规则规定,呈现出规范性、合法性和强制性特征。合法运行是其逻辑起点,因而能够对人们产生综合影响。
(二)非正式制度
习俗与惯例是所有人类关系建立的基础,被多数人广泛接受的固定思维模式和惯常行为习惯就是人类的非正式制度。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命个体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接受着多种社会规范的制约。但只有符合人们价值认同的规则规范才能被众人接受与执行。由于非正式制度基于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取向而建立,因此对正式制度能够产生特定影响作用。
非正式制度是在多个生命个体经过不断磨合而建立的相互选择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能够悄无声息地对人类产生更大、更强烈的影响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正式制度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失范
1.制度发展缺乏权威性。当前的高职教育法律制度未能对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进行有效转化,使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不能得到有效落实,成了形式主义的存在。因此要想促使我国高职教育决策不仅符合政策规范更符合法律规范,就必须将宏观教育政策向教育法律法规转化。
2.法治建设工作存在滞后性。当下,在我国的整个高校毕业生体系中,高职毕业生占比极大,而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保障这些毕业生切身利益及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办学制度、凸显规范特色等完善法律法规的方式使其长远发展。
3.创造的法治环境不尽如人意。从学校法治工作角度看,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国家政策极为重视,但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大忽视,导致其具体行政行为由于缺乏良好的法治观念的约束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立法工作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组织制度的科层化倾向严重
1.对政策制定的制约。思维范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要素,直接决定着相关教育政策的发展性质和实施内容。但受到科层化倾向的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决策活动呈现出主体单一等实际问题。因此,虽然高职院校对自身发展充满了关注,但并未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对执行的制约。教育组织机构直接担负着落实高职教育政策的重任,其发展运行能力直接决定着教育政策在执行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当下,我国广泛采用自上而下的高职教育组织机构模式,直接造成了权力过于集中的不利发展局面。再加上同级教育组织机构未能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各自为政、分散发展,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决策执行力度的减弱。
3.运行制度不完备。首先,缺乏科学完备的综合管理机制。财政政策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政府机制中的软肋,法律制度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类似的问题。其次,社会参与机制松散无力。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最密切关联的教育形式,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并未对家长、学生产生真正有效的吸引力,也未能获得企业等用人机构的良好认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办学机制呆板的实际问题,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缺乏生机活力,方法单一、内容死板,教学质量堪忧,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和技能,因此也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要极大吻合的优秀人才,难以得到企业的肯定、认同。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一)高等职业价值观的错位
多種社会主体对高职教育意义价值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效。这些意义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0220806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