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闫璐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494
[摘 要] 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提升高职传统基础学科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成了难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题组在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中探索并实践了“模块化 + PBL”新型教学模式。综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建构了基于诗词、戏曲、散文、小说四大模块的高职古代文学知识体系,并通过模块内容项目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式学习。实践表明,该模式在古代文学专业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推进了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模块化教学;项目式学习;古代文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07-03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文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有着庞大的知识结构体系,涉及文学、哲学、史学等多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门基础课程长期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且专科古代文学一味地照搬本科教学体系,不适用于培养专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因此,深入开展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模块化 + PBL”教学模式的内涵释义
模块化教学(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近些年被廣泛关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探究复杂、真实问题,设计、执行并产出项目作品的系统教学方法,已应用于国内众多课程,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模块化教学和PBL教学均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用于职业教育。此外,两种教学模式都较好地体现了时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为PBL教学方法提供了项目建构的理论前提,PBL教学方法则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模块化 + PBL”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注重顶层设计与微观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有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模块化 + PBL”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模块化+PBL”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医学等学科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至今还未见同时将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古代文学教学的报道。以笔者所在高职学校为例,古代文学课程为语文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安排在前四个学期,,总学时128课时。2018年,学校开展“课程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课题组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综合模块化和PBL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古代文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形成教学内容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的范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建立教学模块,构筑理论体系与能力框架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课题组充分考虑高职古代文学课程课时少、知识密集、体大思深等特点,按照四个学期完成教学的要求,打破通行教材以时间为序的内容体系,以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将学习内容按体裁分为诗词、戏曲、散文、小说四大模块。各模块分别以唐诗、宋词、元曲、先秦两汉散文、明清小说等文体代表为核心整合重构教学内容,生成N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内容设置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参照,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为教育核心,采用专题学习形式构建内容链条。学前,教师发布任务驱动,设计主导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演练并完成项目作品,经师生交互学习、反思,共同推动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与能力框架。
(二)设定驱动问题,进阶深度学习与实践探究
每个子模块设定一个驱动问题,驱动问题设定遵循真实性、开放性、可行性等原则,深刻挖掘古代文学蕴含的当代意义和价值,选取贴近当下生活的,尤其是贴近学生心理的文学作品给学生解读;或选取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结合古代传统思想进行“交叉融合”的思考研究。以戏曲模块为例,可将驱动问题设定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校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首先,引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究中华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戏曲的基本常识;其次,小组协作赏析经典剧目剧本,结合家乡地方剧种探究戏曲和生活的关系;再次,在教师引导下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发散思维探寻解决路径;最终,各小组合作完成多元化项目作品。
1.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在超星学习通App上发布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利用古诗文网、国学大师等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实现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初步建构文学知识框架。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移动教学平台,学生开展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借此精准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20220806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