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方明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589
[摘 要]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能学辅教”指导思想,要求资源库从一般的资源平台转化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全面服务,这需要从目标到效用对资源库建设进行全面的优化与提升。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将目标设计与应用服务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各类应用终端建设,实现资源的随时随地可学可用;另一方面通过产教联盟等各种实体组织,实现资源库的多方面、多层次推广,最终实现广泛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目标。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目标;效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10-03
教育部关于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的目标设定是引导建设、达到建设效用的前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总目标要求从“共享教学资源”到“辅教辅学”再到“能学辅教”,不停发生变化和演进。这就需要教学资源库建设因应形势,将资源库建设从“课本上网”变成以用户为中心的“能学辅教”,这一转化过程意味着资源库建设从目标到效用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但当下,在对资源库建设目标与具体效用的认识上,却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果“把资源库建设定位为‘围绕学科教学服务而生产的教育产品’”的话[2],那在建设和应用上则尤其需要考虑到产品用户的需要。截至2020年7月1日,从建设主体看,目前在建203个教学资源库,共281个牵头单位,其中,高职院校255所、中职学校3所、行业单位(教指委)19个、企业单位4个,职业院校占比91.8%、行业企业单位占比8.2%,高职院校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用户上看,学生和教师用户合计1335万人,占比达到95.8%;社会学习者和企业用户合计59万人,占比4.2%[1]。这一数据说明,虽然在资源库的指导政策上,已经将重点从资源转向应用,着重于扩大对于教与学的主体的服务上。但在资源库的实际建设上,高校依然是建设与应用的主体,企业与社会参与度较低;资源应用也主要是高校教师课堂的补充,距离资源库面向全社会的“能学”目标,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本文将以文秘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库的“目标—效用”,将“能学辅教”真正落到实处。
一
文秘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之初,就充分认识到要将专业特点与专业需要与网络技术充分融合,在目标上设定明确具体,有效地规范了资源库的建设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专业现实相结合
建设文秘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要立足专业,放眼全国,在探索专业与互联网结合时,认识到实现的最终结果并不是“1+1=2”,而是全新的教学范式的产生。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依托文秘资源库建设院校资源共享联盟,引入优质企业,组建高水平团队,建成设计一流、结构合理、素材丰富、资源优质、广泛使用、持续更新、深度應用的全国一流的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一体化设计、开放式管理、持续性更新”建设思路,打造“一个平台、四大中心、六大模块”的文秘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拓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教学全过程,促进全员教学信息化的普及与应用,为本专业各层次院校教育、社会培训、产学研融合、企业技术服务提供“能学、辅教、交流、培训、展示”的一流数字资源和在线学习服务,引领文秘职业发展。
资源库建立在平台之上,这就需要优化平台服务功能。面向学习者与教师提供自主学习、在线测试、互动交流、咨询分析、推广应用、智能组课、数据分析、个性化推送等功能模块;优化资源库跨平台兼容能力,通过PC机、手机、PAD等多终端,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文秘资源库的建设,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从传统课堂教学向现代信息化课程教学转变,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能力的有效延伸和扩展,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和个人的传统素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提升和跨越。从教学方法上看,将传统的较为紧张的师生互动转化为人机互动,将简单机械劳动交付信息化手段,将教师的精力主要用于内容的更新和教学目标的精细化上。从学习方式上,将学习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将课上时间的互动与课后的碎片化学习高度结合,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资源库也需要搭建线下推广与应用平台。具体以文秘职业与资源共享联盟为平台,通过加强项目团队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资源库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目标,是构成系统化资源,将人才学习的流程、成效进行联网展示,实现实时控制,从而将泛化、无法考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变成可衡量的培养目标,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科学管理和配置。
(二)引领意识与保障意识相结合
1.对接职业,特色引领
秘书没有统一的职业,但有共同的职业要求。在文秘职业发展中,信息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相结合,成为新的趋势。一是秘书工作与信息化手段与应用逐渐加深,二是秘书职业范畴越来越广,既包括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又包括宣发、行政、人事、后勤等各个岗位;三是秘书的核心专业技能依然没有改变,并对其要求持续加深。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持续以“三化”为核心,不断完善“一个平台、四大中心、六大模块”建设内容体系,努力建设助推职业发展、引领专业改革的教学资源库。
2.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强化系统建构思维,树立“互联网+”意识,从思想、政策、人力、经费等方面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整体推进资源库各项任务建设;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在优质资源建设、平台体验功能、资源库应用推广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具有示范辐射效应的标志性建设成果。
2022080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