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康琳 祝青 谢立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935
[摘 要]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
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相关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三教”改革不断深入,为了使护理职业教育能适应护理临床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对教材重新开发的意义与价值作出分析,通过挖掘教材之间存在的知识点误差、教材内容与护理岗位相关度、教材知识点的创新性、教材内容培养目标等,分析当前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编写教师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并提出教材开发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护理
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与进步,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24-0022-03
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其他各专业护理的基础,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学生护理学习主要的工具书。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1][2]。然而,纵观当下,在诸多高职院校中所使用的《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教材的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着制约作用,亟待加以解决。以牟铁文、韦桂源主编的《基础护理学》为例,分析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再开发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提供参考,促进高职护理教育发展与进步。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意义与价值
(一)《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意义
当前护理事业已然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3] 护士地位也日益提高。护理工作已逐步从单一的工作向更专业、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等,以此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其一,基于高职护理教育与护理工作过程的关系,深化“三教”改革以促进护理人才适应护理职业发展需要。对护理学基础进行教材开发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其二,学校护理专业的教育要与临床护理的岗位需要有机匹配,实现护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需要实施教材改革。其三,护理工作领域已经从医院护理延伸到社区护理,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具有创新型、信息型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更加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在“三教”深化改革期,如教材不能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必将制约人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四,国务院在2019年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基础护理学》与1+X证书中健康照护、母婴护理等证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能让护理专业与1+X证书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对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础护理学》教材开发的价值
从微观来看,通过教材改革,可让学生学习更加充满热情,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发展也能更加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从中观来看,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以基础护理学教材改革为抓手,带动其他护理课程改革。高职学校为医院、企业不断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护理技能人才,高职护理在社会中的地位将稳步提升,护理职业教育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宏观来看,通过护理教材改革,带动其他课程改革,临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地位将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护理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现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版本教材、参考书之间对同一知识点表述不一致
经过多年基础护理学一线教学,基础护理学诸多版本中,教材基本结构布局与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对一些关键性的数据,在不同版本《基础护理学》教材及其他相关医学教材中却存在偏颇。如针对医疗与护理文件处理中,对呼吸记录,高职教材中提到“如果体温单呼吸栏为表格形式,即用蓝(黑)色墨水笔在体温单呼吸相应栏填写呼吸的次数,相邻两次上下错开”。而在部分教材中则是这样表述“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1][4]在轮椅的使用中,基础护理学中要求在放置轮椅时“使轮椅椅背与床尾平齐”。而1+X老年照护教材中则要求“轮椅与床夹角成30°~45°”。[5]在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治疗饮食中明确指出肝性脑病需要给予低蛋白饮食,而尤黎明、吴瑛主编的第6版内科学中针对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中并未明确提出应予以低蛋白饮食[6]。以上仅仅为其中的部分举例,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材在同一问题上出现了不同之处,一方面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惑,不利于学生进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严谨。
(二)教材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知识及其内在逻辑,对护理岗位技能重视不够,没有按实际工作任务编排教材内容
在以往教材编写中,我们发现教材内容更加侧重于以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章节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学生学习期间对整个《基础护理学》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然而临床护理工作注重实用性与实践性,注重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临床护理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中学科教育理念与临床护理岗位能力培养出现了矛盾。《基础护理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不能适应新时代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同样也就无法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三)部分知识点滞后于护理工作过程需要,新知识没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护理新方法、新设备、新技术已在临床广泛运用。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生进入临床后完成基本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事与愿违,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学内容多年没有改变,而临床早已摒弃不用,对于新的技术、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涉及。如教材中的铺床法,临床护理中已采用了更为有效的方式,,但在院校内却仍作为重点在讲解,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无菌操作中无菌手套的打包,部分院校还在采用布类方式打包,此项内容在临床已无处寻觅踪迹;病人的清洁护理中床上洗头、头虱虮除灭的方法,在教材中仍然有大量篇幅的介绍;常用静脉输液法,在2021年已经有最新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但教材中却一直沿用旧的标准,与此同时,对一些最新的静脉输液方法提及甚少,有些版本的教材甚至没有提及。最后,在诸多护理技术操作中,仅仅对操作方法进行介绍,对操作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的方法提及较少。如注射过程中病人出现了虚脱应当如何处理;留置导尿管拔管时,导尿管拔不出的处理方法;静脉留置针周围出现感染的处理方法等等。
2022080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