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国精神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022-08-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方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499

  [摘           要]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实践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需立志、明德、成才,更需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结合“00后”高职生在责任担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这一教学专题,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挖掘中国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培育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担当意识,赓续中国精神。
  [关    键   词]  中国精神;高职生;责任担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28-03
   一、当代高职生责任担当意识现状
   高职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部分,,不乏进步者、优秀者。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00后”的当代高职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心、呵护与溺爱,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责任与担当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
   (一)理想信念缺失,自我责任意识弱化
   高职院校在校生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中职升入高职,这部分学生学习自律性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主动性不强,自我上进意识与责任担当意识弱。另一部分是高考失利进入高职,这部分学生由于对预期的高校目标与自己所进高职院校有心理差距,由此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有一定的主观厌学情绪,不愿融入高职校园生活。缺乏正确“三观”与理想信念目标指引,缺少精神之钙,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要求放松,在信息与网络化畅通的今天,追求享乐主义。
   (二)价值取向趋向实用化,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意识不强
   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许多家庭和学校在基础教育中,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集体主义与集体责任的培养。进入高职院校后,大多数学校又以培养高职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再加上受各职业院校实际情况的制约,课程思政的真正贯彻与实施有难度,加之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部分高职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极为淡薄。宿舍卫生差、个别班级上课出勤率低、上课被动应付、参加学院活动兴趣不高——这些均是高职学生缺乏集体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外在表现。
   (三)社会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淡薄,中国精神弱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自己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好的工作、高的薪酬,追求自我心中的物质利益,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目标。不关心国内外时事,不关心国家大事小事,漠视国情,淡化亲情,对公共事件不闻不问,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不强,家国情怀意识淡薄。只希望通过寻求个人利益来实现自我价值,而忽视了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关系与社会关系进行有机结合。
   二、中国精神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路径探析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促进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都需要大学生具有责任与担当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的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精神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思政课增强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同,在中国精神视域下培育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如何做呢?
   (一)改变传统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課堂抬头率,打造思政有效课堂
   作为思政教师要想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爱听思政课,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思政课堂上,教师孤独地唱着独角戏,“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肯定不再适用当今“00后”的高职生。“00后”的高职生是在网络技术发达、手机更新频率高的大背景下长大的一代,他们的网络信息知识丰富,学习自觉性较弱,自控力差,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比较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热爱潮流,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基于此,作为思政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信息与互联网技术,依托职教云、腾讯课堂、WeChat、QQ等教学平台与软件,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将丰富的影音视频、国际国内时政热难点解析网页链接码、学术文章、PPT等教学资源提前上传到职教云教学平台。
   课前教师通过职教云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与导读,引导学生主动查找课堂所需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利用一键签到、课堂测试、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与竞赛、随机点名等有趣、有效的互动方式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让学生课堂走神、发呆、不认真听课的概率降低,大多数学生起码能够端正上思政课的态度,认真用心上思政课;课后教师在教学平台及时布置课后任务与作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与模式让学生能够有效融入思政课堂,化被动为主动,突破时间与地域限制,将网络思政课知识教学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课前的目标导学、课中的教学互动、课后的任务驱动,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和自我负责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报国之志转化为自觉培养责任与担当意识的行为。

202208062137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