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探析

2022-08-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中玉 王淼 李鹰航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601

  [摘           要]  课程思政走进课堂是新时代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新理念与新模式,也是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有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以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核心专业课汽车工程材料为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首先,多方面强调了课程思政融入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课程思政的目标与任务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汽车工程材料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其次,针对当前汽车工程材料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教师教学、课程内容、协同育人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四方面探索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争取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汽车类综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汽车工程材料;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49-03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家与社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此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及时承担起这一重任,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要将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等理念作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指引。汽车工程材料是汽车工程学科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本专业更深层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基于此,教师需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潜在优质思政资源,力求实现汽车工程材料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育,还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主要职责也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授业传道。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思想与行为特别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自控力与客观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又面临外来文化与思想观念的双重刺激,“三观”随时可能发生摇摆。因此,专业课与思政课形成有机结合是高职学校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汽车工程学科的学生对与汽车相关的知识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动力学、智能汽车技术等。这时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考虑如何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汽车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激发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与使命感。本文以汽车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探索本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思政教育今后恰当地融入专业课日常教学中提供参考与帮助。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与社会输送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各种外来文化与价值观冲击着我国高职学生的思想,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良好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旦高职学生的思想信念不坚定,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前进的目标。因此,对高职学校来讲,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明白到底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是现如今以及今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课堂为平台、教师为媒介,将思政元素有效穿插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與价值引领的和谐统一,旨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让学生体会学习专业知识的乐趣与意义,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全面完善“三全育人”的机制,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实力的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振兴汽车产业。
   三、课程思政融入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对汽车工程材料课程兴趣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部分高职学校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不难看出,一部分学校确实存在课程教学任务多、压力大,且授课学时较为紧张的情况。加之汽车工程材料课程的理论概念较多,各知识点间联系紧密,一旦学生遗漏了某一知识点,,将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因此,部分汽车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就会产生抗拒心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课程本身并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认识不到这门课程对今后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广泛深入,无疑为学生学习汽车工程材料打开了一扇窗。通过与专业课程相关典型案例的引入,使整个课程更显人文化与生活化,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共鸣,也能够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一座桥梁,有效规避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纵观汽车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传统教育理念依旧根深蒂固,导致课程改革与创新步伐一直处于缓慢前行的状态,教学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已经完全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优秀传统文化抛之脑后,摈弃了传统美德与工程精神。此种思想与行为将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深刻认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尽快改革的必要性,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向着更自由、灵活、实际的方向发展,在解放学生天性的同时,渗透专业技能,加强思政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由此看来,将思政优质资源有机融入汽车工程材料课程已经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202208062137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