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以土建专业为基础的装配化教学改革研究

2022-08-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石广斌 王如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508

  [摘           要]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内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整体上还处于发展与推广阶段,培养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安装和管理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的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在培养装配式专业人才、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之中拥有广阔的舞台,以高职院校土建专业的装配化教学改革为研究方向,分析装配式建筑人才需求特点,提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土建专业;装配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97-03
   “十三五”期間,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装配式建筑实现了飞速发展,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已经超过30%,提前实现了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所设定的目标。装配式建筑的高品质和低维护等优点被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和接纳;装配式建筑安装工期短、人工消耗量少的优势及其在成本和资源消耗降低、污染减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也让建筑企业由抵触、观望到全面积极参与。进入“十四五”时期,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建筑工业化改革将迎来加速发展和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装配式建筑更快、更好发展的瓶颈问题相信也会在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必将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工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欧洲,装配式建筑的占有率和使用率在高层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占比达到70%以上,工业建筑几乎达到100%,低层住宅也在30%到40%之间[1];新加坡的组屋的装配率也在80%以上。跟国外相比,国内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占有率不高且技术标准体系还未成熟,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尤其是其成本也居高不下,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在不断探索与改进中,可以说市场潜力无限。
   成本偏高、一体化集成设计程度低、大量装配式建筑构件厂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都是当前装配式建筑业界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装配式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建筑行业从业者老龄化和新生力量缺乏的大背景下,装配式生产与施工项目一线技术人才紧缺成为常态;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紧缺,甚至影响到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尤其是培养符合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化人才就显得十分紧迫。
   一、新形势下持续进行装配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内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普遍落后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建筑类高职院校面对装配化改革也普遍面临缺乏确定的发展路线指引、更没有体系化的装配式人才培养方案可借鉴等问题。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在装配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基本上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培养装配式专业人才、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集成平台的作用,因此,建筑类职业教育的装配化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教育改革是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瞄准建筑装配式头部企业,吸纳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平台优势,建立技术交流渠道,建立装配式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体系,并及时接受市场反馈评估教学效果,深度参与装配式建筑带来的行业变革。高职从业者要勇于革新自我,不断变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自我调整,去适应建筑行业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
   装配式建筑的一大特点是部品构件的结构、机电、装饰一体化,也是建造过程的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这可能也是目前建筑从业者比较容易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大家普遍适应目前板块分隔、分散经营的建筑业态,习惯于在自己专注领域的“舒适圈”内,而对到来的行业变革缺乏整体认识。这种落后的思维也广泛存在于建筑职业教育领域,高职院校如不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不具备建筑工业化的整体素质,也就只能被动接受变革,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
   装配式建造方式是传统建造方式的发展和升级,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前提是掌握传统施工工艺,装配式部件构件的生产过程包含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通用建筑技术。培养装配式建筑产业相关人才并不会与传统建筑人才冲突,只要处理好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相得益彰。在制订装配式具体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校企共同参与,使人才培养方案既能够培养传统施工专业人才,又具有装配式建筑新工艺、新技术等专业知识,两者兼顾,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筑产业升级新需求,既能适应建筑构件的加工、装配式施工,又能适应传统施工工艺的建筑物施工。
   在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建筑从业者的持续努力,大概率能摸索出一种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建筑工业化模式。装配式建筑不是新概念,但随着时代发展,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涌现,也使装配式建筑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特别是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集成应用,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给当代的建筑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对相关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成为旁观者,只有紧跟技术发展,通过教学改革和调整,深度参与建筑工业化升级,才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也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202208142242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