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谢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4期 本文字数:2510
[摘 要] 扬州红色文化是党领导扬州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凝聚的宝贵文化,是支撑扬州人民矢志不渝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源泉。思政课是高职院校传承并发扬地方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阐述了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学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推动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助力高职院校做好课程教学的创新和实效性的提升。
[关 键 词] 扬州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118-03
一、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历史、红色资源等话题深受关注。扬州红色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有其独特的扬州地方文化魅力和深厚的现实价值。扬州红色文化作为具有扬州地区特色的思想结晶,有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影响,值得传承下去。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地方文化的融入是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空间的实践需要。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扬州红色文化,感悟革命先烈精神,能为更好地开展“四史”教育打下坚实基础。扬州红色文化更是需要通过思政课教学的途径得到传播和弘扬,深入挖掘扬州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浸润功能和教育功能,为形成扬州红色文化体系奠定基础,以线上结合线下、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一步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赋予扬州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二)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
文化需要传承,课程需要创新。扬州红色文化是党团结带领扬州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扬州人民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的体现。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离不开地方红色文化的渗透。面对网络时代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思政课教学可以在地方红色文化中挖掘其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和感染力,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创新突破口,更是达到教学目标、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1]。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扬州红色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改革的活力。通过探讨革命时期扬州红色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等问题,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强国的建成,离不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扬州红色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应成为扬州地区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将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学的拓展创新,更是对师生主体的文化熏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一定的贡献。将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在更加深入地了解扬州地方革命历史的同时,增强两者的爱国热情和“四个自信”。通过在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扬州红色文化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高职院校实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2]。
二、扬州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扬州红色文化具有百年历史。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存在发生变化,要求社会意识做出相应改变。如何将丰富的扬州红色文化资源有机系统地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优先考虑的方向[3]。当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对于扬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较为重视,但扬州红色文化融入本校的思政课教学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性、方式缺乏创新性、效果缺乏深入性等,亟须进行研究和解决。
(一)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性
自2017年升格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后,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教材的讲授,对于扬州红色文化的讲解只是偶尔作为案例提及,并未整合形成体系。同时,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是王牌特色专业,也开设了扬州地方旅游景点相关课程。但旅游专业课程对于扬州红色教育基地相关内容的介绍鲜有涉及,旅游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联系不緊密,并未体现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交互性。
(二)融入的方式缺乏创新性
当前扬州红色文化的历史资料尚未得到充分整理。扬州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历史记载的文字资料略显生硬,缺乏吸引力,大部分学生较难接受单纯通过阅读史料的学习途径。甚至有些外地户籍的学生对扬州红色文化从未听说过,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导致扬州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存在较大难度。同时,融入方式的单一还体现在教法层面。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忙于授课,教法简单,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极有可能出现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空谈理论、单纯说教,学生无法与教师同频共振的情况,无法充分发挥扬州红色文化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2022081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