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红色文化的协同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2-08-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徐永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495

  [摘           要]  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凝聚而成的独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以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为例,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作为切入口,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开发与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协同开发与应用路径,提高大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提供更多可能。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开发与应用;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10-03
   红色文化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先进文化,而且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红色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传统发扬光大,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加强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概述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的过程,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红色文化区别于主流文化,不是单纯地指革命文化、战争文化和老区文化,还包括有利于人们积极向上发展的健康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成果的吸引和优化。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涵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物质文化是在现实中能够感知的物质资源,如革命战争遗址、革命遗物、领导人故居等;非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红色精神,虽然是无形的但富有生命力,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概括来说,红色文化是典型的思政教育内容,将红色革命文化和精神作为主脉络,汇集人物、事件以及精神等为一体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是共产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
   民族性:红色文化形成于民族危亡之际,自孕育之初就决定了其民族性的特征。首先,红色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象征,无论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还是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下的“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这些红色精神随着中华民族坚定的前进步伐被赋予了民族性更多的内涵;其次,民族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史并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创造而成的,而是对已有条件的吸收和创造,如井冈山时期将庐陵文化吸纳其中进一步发展其红色文化。在红色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摒弃了一些封建腐朽的糟粕,而保存积极向上的元素,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最后,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反侵略战争,是对民族独立的追求、对民族尊严的维护,每一处革命战争遗迹、每一位革命人物都承载着民族的斗争史。此外,中国人民更擅长用民族方式来表达精神和情感,比如,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往往利用当地山歌曲调编排歌曲,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口口相传,使红色革命精神家喻户晓,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人民性:人民群众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人和创造者。首先,红色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为红色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沃土,而且红色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传播,否则就会丧失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红色文化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同甘共苦,还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都将人民性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人民群众是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中,才能使红色文化蓬勃向上、富有生机。
   时代性:红色文化与任何思想理论一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首先,红色文化的孕育、形成和發展与历史发展的进程紧密联系;其次,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在特定时期出现的大量红色作品《江姐》《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这些经典作品无一例外体现了革命年代人民群众同仇敌忾的革命精神;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红色文化,也有着新时代显著的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在对前人红色理念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打破陈规,勇于改革与创新,深化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
   开放性:红色文化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资源体系,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对有益的外来思想和文化进行整合和借鉴。一方面,近代中国就开始向西方学习,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为探寻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将红色文化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利用红色文化的积极进步作用,加强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和话语权。
   二、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开发与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已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还代表一种文化概念,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此地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应用具有特殊意义,而粤港澳大湾区在红色文化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202208180806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