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677
[摘 要] 当前,随着教育大众化、标准化、终身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构建
国家资历框架研究日趋成为业界重点和热点,政策上的推进,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探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构建
国家资历框架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的概念、理论、结构、模式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出了路径研究,旨在建立适合广西区情的资历框架,为各类人才成长打通灵活、弹性、贯通的上升通道和进阶结构,为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赋能,为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资历框架;职业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04-03
一、目前其他国家出台的资历框架的基本概况
进入21世纪,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为公民提供更便利的终身学习机会,许多国家开始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各成员国共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资历框架,以促进就业和跨国人才流动。
2008年制定的《欧盟资历框架政策》是欧盟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建立共同认可的终身学习体系。从2014年在欧洲国家实施以来,39个国家参照欧盟资历框架开展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实现了跨国界的职业资格、学历和学分互认。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对上述几个主要国家的资历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大多数国家采取政府主导、各利益相关方全面参与的模式。资历框架建设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项目,包含资历框架立法、政府管理和利益团体参与机制、非正式教育成果认证、政府专职人员资格认证等,为我国构建资历框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目前,在全球推行国家资历框架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26个国家对应参照学历、职业资格和学分对接标准,对保证教育体系的整体质量,拓宽就业绿色通道,实现国际教育资历互认,促进社会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有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正在建立或准备建立资历框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有58个国家已经建立了资历框架或即将开始实施资历框架计划。我国有多个省份也陆续开展了跨区域合作机制研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区域资历框架制度的发展中国家。
二、我国资历框架的建立、实践基础及其困境
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需要从法律政策层面、实践层面、传统观念层面等全方位改革中创新实现。
(一)法律政策层面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出台,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国家资历框架,这意味着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资历框架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而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职业资格制度,推动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表明国家对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提出加快我国教育资历框架开发和应用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可以看出,我国已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纳入教育发展的战略层面,有力地支持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2019年开始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和高校开展符合国家需求的国家资历框架试点工作。这表明,职业教育在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正从概念和研究层面逐步向发展和实施阶段过渡。
(二)实践层面
教育部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学分银行建设、资历框架建设相结合,有序开展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化工作。
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下,学分银行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在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构想。其中“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国家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系列学历证明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新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1+X证书”已成为世界上常用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模式。目前收集的数据显示,国家从“1+X证书”中选出了73家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证书的开发、标准制定、评估和认证),颁发了92类“1+X证书”。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先后开展了1+X资格认证试点工作。从试点结果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这对进一步深化发展有较大影响。
学分银行是指按照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总体要求,组织、规范和认定各种学习成果。学分银行的建立,为学生和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平台;对相关机构而言,则进一步加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办学方向与市场对接,提高了办学质量。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学分银行制度,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不均衡,学分银行的建立让学习者不再是以学历和文凭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公认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水平来评判。因此,设立学分银行有助于缩短资历架构间的差距,促进不同学习制度与资历的衔接及等值确认;增加不同的学习系统和资历透明度,尊重不同学习体系的学习成果,以及让雇主、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资历架构受助人在某一层面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建立资历框架有助于学分银行制度的落地与实施,以及“1+X证书”制度的建立。
202208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