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中药方剂学高职教学模式探究

2022-08-2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晓敏 崔宇炜 张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477

  [摘           要]  目的:以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探究中药方剂学课程高职教学模式。方法:根据参与教学改革与否,将中药学专业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授课,观察组参与教学改革。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和各题型平均成绩、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与学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各题型平均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差异最明显(P<0.05)。后几次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与学习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尤其在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理实结合度及学习效果方面的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最明显(P<0.05)。结论:接轨执业资格考试的中药方剂学课程的高职教学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将来提高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指明了教改方向。
  [关    键   词]  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中药方剂学;高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25-03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大众对合理用药的要求不断升级,社会对零售药店药师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实施20余年的执业药师考试制度已成为提高药学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举措[2]。然而,执业药师紧缺是当前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3-4]。一直以来,国内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于学术研究,这样不利于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甚至导致学生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过关率低[5]。“中药方剂学”作为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其教学大纲与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差距甚是明显。因此,以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如何对中药方剂学进行合理化的教学改革,就成为医学类高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课题组以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专科培养阶段将执业中药师考试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融入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紧扣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对中药方剂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进行改革,旨在为提升专科学生的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我院2020级和2021级中药学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根据参与教学改革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2020级的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传统课题授课。观察组为我院2021级中药学专业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具体教学改革细则包括以下内容:(1)紧扣执业考试大纲重构教学内容。在与考试大纲对比后,教学时数分配到常用单味中药和常考方剂的功效和主治上。另外,将高频考點设定为重点内容。(2)结合饮片标本和模拟药房激发学习兴趣。开设饮片和成药实训课,借助饮片实物标本和模拟药房的工作场景,给学生讲解常用中药饮片和中药方剂的特点,拓宽视野,巩固专业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学习效率。(3)抓住考试重心强化功效对比。注意相似药名或方剂功效的差异对比。在每一章节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对本章节药物或方剂进行比较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与总结。(4)以功效为核心密切联系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充分使用“功效—临床应用”两位一体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中药或方剂的功效分析问题,同时加深学生对临床应用的理解。此外,还要对比同类型中药和方剂的功效和应用。(5)结合执业中药师考试建立中药方剂学试题库。收集近10年来的真题,进一步更新教学资源,完善考试题库,确保对于学生的训练和考核有的放矢、行之有效。(6)接轨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改革考试模式。为了让中药学专业学生能够尽早熟悉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及考核重点,本课程的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题中的选择题部分均参考执业中药师的题型及考核范围进行命题。
  (三)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学生的阶段测试的平均成绩
  将中药方剂学的内容进行拆分,分阶段利用线上平台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将获得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2.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各题型平均成绩
  为了凸显成绩对比的客观性,尽量减少误差,两组期末试卷均参考执业中药师的题型及考核范围进行命题,且题型保持一致。
  3.对比两组学生的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及格率
  将5次阶段测试的成绩进行汇总,统计及格率。
  4.对比学生对中药方剂学的学习满意度
  本研究自制问卷调查,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授水平、理实结合度、学习效果6个维度进行调查,分值越高,代表学生越满意。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成绩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及格率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比两组学生的分阶段测试的平均成绩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5次阶段测试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后3次阶段测试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
  (二)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各题型平均得分
  由图1可知,观察组期末考试中各题型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202208180806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