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月华 何佳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656
[摘 要] 新
媒体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利用新
媒体实现教学的高阶性,应该是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的课题和关注的焦点。试图突破局限,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高阶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制订合理的有效课程建设方案,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政课;高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037-03
新媒体下,学生的思想波动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多,信息的多样性使思政工作的难度加大,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负面信息,培养高阶思维认知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
当然,所有的媒介都有其双向性,既然新媒体能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冲击,也同样能被应用到教学和课堂中,使思政教学更丰富,思政课高阶教学更多样,而这时的思政教师也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者到身份更多样,可能更多的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
本课题试图突破局限,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高阶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制订合理的有效课程建设方案,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一、研究现状及理论分析
(一)关于新媒体的界定、特征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新媒体”一词就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新媒体也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从2000年伊始,关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课题的研究就层出不穷,专著及核心期刊论文中以“网络”“互联网”等为中心词的篇目,达数百上千篇。
笔者以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界定,相较而言,其新的模式主要体现在技术、时间、传播途径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可能给人带来更多机会,传播速度更快,平台更开放,使用更自由,其发展的趋势和模式也更先进,未来的发展也更广阔。
新媒体是概念,是工具,我们可以理解是桥梁,是为生活和工作搭建的新桥梁,是链接万物的桥梁,专业术语表达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新媒体比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积更广,是当下最人性化、最完善、最新兴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而且没有地域限制,可以全球传播信息。
清华大学博士汪由对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及时性等特点有精辟的总结。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高阶教学的研究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李孟星、雷青松认为:“面对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要建立思政课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将分散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加工,筛选出高质量资源,重新分配,形成合力,以改变其‘质’上参差不齐的现状。要利用融媒体的发展優势,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近年来,一些地方高职思政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高职思政课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守正创新,将课堂质量作为建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生命线。教育部在先后召开思政课、课程思政建设现场会,以会议为推动,紧密围绕教学关键环节,推进“提级换代”,经过持续建设,地方的高职思政课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发生格局性变化,充分彰显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本课题将侧重从思政课高阶教学的策略角度展开深入研究。
二、创新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一)学生层面的问题
新媒体背景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海量的信息及不断变化的传播方式,这些信息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是依托以前的传统媒体,还有的是各种新媒体,手机客户端、PC端、各种自媒体等,这个时代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正是在这样信息多样,又无法甄别其真假对错的时候,高职学生很容易在信息中迷失,没有分辨信息的能力,并不能对所得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经常会在众多信息中感到迷失,无所适从,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不属实的信息的传播,可能会轻信一些片面的、不真实的,他们却以为是正确的、可信的信息,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导致他们本就不坚固的“三观”发生动摇,导致信仰崩塌。
现代的学生基本是在网络时代长大的一群人,高职学生的所有信息获取媒介主要都是基于网络,网络也是其获取信息、取得知识,甚至是释放情绪的重要地方,可能在家人和朋友面前不表达的思想,他们都会在网络中进行发泄。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会收到反馈,高职生也会发出一些声音,这些声音会得到反馈,有的也许是正面的,也有一些是负面的。如果是正面的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如果是负面的,就极有可能对其身心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误导都向错误的方向思考问题,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和举动。不仅会扭曲学生的道德品行,影响道德意识,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新媒体的出现,具有极强的两面性,一方面信息极其丰富,把每个领域的知识壁垒都打破了,看上去没有边界,不存在行业秘密,高职学生只要想获取任何知识,只要打开互联网都可以搜寻得到,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因为网络信息的相对隐蔽性,无论是谁都可以任意在网上接收或者发布信息和观点,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信息和观点都是没有经过过滤的,是不负责任的,可能很多观点都是不够客观的,基本是偏狭的。高职学生在面对这样信息的时候,极有可能无法正确做出判断,如果有一些观点过于偏激,还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甚至对社会和正确的“三观”产生怀疑,失去一些基本坚信的信念。
202208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