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家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6期 本文字数:2530
[摘 要]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社会课堂。通过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国情教育、思政教育有机统一,帮助他们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从而塑造优良品格。但由于乡村振兴的实践环境与校园差别很大,导致育人过程遇到诸多障碍,影响了育人成效,因此需要对实践全过程、全方位做好谋划落实。某高职院校赴陕西省F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实践全程突出思政育人导向,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可以为构建“大思政”格局下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育人机制提供良好借鉴。
[关 键 词] 思政;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175-03
在“大思政”格局下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在乡村这个大舞台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还可以增强他们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要实现以上育人目标,就必须搭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政育人的价值。
一、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思政育人功能
(一)国情教育功能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农民、理解乡村、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深刻理解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正确、稳定的社会观察和思想认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教育功能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是学生自发组织、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在志愿服务、政策宣传、考察调研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思考感受能力,使学生在服务乡村发展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增强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三)实践服务功能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青年学生在乡村开展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用自身所学习的科技文化知识为乡村提供技术和服务,还可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改善当地的生活和人文环境,为建设现代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四)品质塑造功能
当代青年学生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地区,大多是经济不发达、生活比较困难的地区,在这里生活、工作、服务一段时间,可以很好地养成勤劳勇敢、勤俭节约、乐观向上的良好品格,有利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虽然是思政育人的好舞台、好方向、好思路,但由于实践环境与校园课堂差别很大,距离很多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遥远,使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认识不清、实践不深、调研不实、影响不大、保障不足的问题,客观上降低了思政育人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周密组织不够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学生参加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并非出于兴趣,而是源自学校的要求和引导,加之没有量化考核的具体规定,因此在参与过程中但求完成、不求质量,深度参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计划有效性不够。对乡村了解不深入、对实践要求把握不精准,存在临时组团、简单计划的现象,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安排。
(二)调研过程缺乏问题意识,调研的深度不够
一是难以提出问题。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加之前期准备不足,在调研过程中对发现问题处于认知和理解阶段,对各种见闻、信息充满新鲜感,但缺乏敏锐性,难以发现有效问题。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结构性问题、宏观性问题,学生的解决能力有限;有的是具体问题、专业问题,学生的知识技能难以覆盖;有的是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足,提出的解决方案难以落实,不具备建设性,从而客观上降低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效果,没有起到思政育人目的。
(三)实践周期较短,深入时间不够
一是活动安排紧凑。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期间,各高校出于经费、学生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各支团队实践时间一般为5~10天,通常开展调研座谈、志愿服务、走访慰问、义务支教、推普助力、走访参观等多项活动,每项活动的时常较短,难以持续深入开展工作。二是实践活动影响有限。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许多问题涉及领域多、解决难度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很多时候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推动解决的力量更是微乎其微。
(四)地方政府支持有限,支撑保障不够
一是有效对接不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地相对偏远,学生社会资源有限,难以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沟通及时性、有效性难以保证,客观上增加了社会实践的难度。二是难以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以陕西省F县为例,2021年暑假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校30余支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同时开展工作,地方政府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有限,,难以提供足额保障,使一些团队的实践活动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三是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相对缺乏。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数量少、规模小、类型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统一规划,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要。
20220828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