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2022-09-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都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882

  [摘           要]  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参与。然而,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个体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够、社会劳动意识淡化、学校重视力度不足等,大学生肩负强国使命,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且具有社会担当,有丰富知识本领的新时代青年,可以通过强化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路径来确保劳动教育更好实施。
  [关    键   词]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16-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劳动是中国人民的本色,我们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成果,也将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劳动教育及其意义
   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确地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哲学命题,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正确认识自我、认知劳动,增强面对困境时的应变能力。
   劳动教育主要指对生产技术、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对生活服务劳动等的教育,主要包括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培养等方面的相关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培养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情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的方式,认清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劳動、劳动者、劳动方式。通过劳动教育,还可以让青年学生在了解自然、认识世界的同时,对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劳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有所了解,帮助青年学生增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解,促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念。通过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练就踏实、勤奋的劳动品质,提升青年学生抗压能力。通过劳动教育,还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怎样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而夯实基础,服务社会。然而,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层次还停留在陈旧的观念上,对劳动教育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自媒体等新兴事物被普遍接受、广泛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追求财富、贪图享乐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出现对劳动者的轻视现象。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召唤劳动教育的回归。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念以及劳动技能水平,要把劳动教育的培养理念切实贯彻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中。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重要价值引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进而不断地加强对自身的完善。大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其教育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后续人才的质量水平和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综观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本质认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层面:认知不足
   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习视野开阔,知识储备丰富,思维也更加活跃,然而,有部分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做事拈轻怕重,出现浮躁懒惰倾向,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此种情况对学生未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目前大学生多为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成长阶段社会物质条件优渥,属于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很少在家庭中承担相应的劳动任务,加之家长对子女的学业重视程度远大于对学生劳动的要求,渐渐造成学生个人的劳动意识淡薄,没有在思想上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识,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尚有偏差,认为劳动又苦又累,碍于面子问题拒绝参与劳动教育活动,更没有认识到劳动对自我身心发展的帮助。此外,在劳动积极性方面,学生也较为缺失。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劳动对自身认知及实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自身管理的松懈,当有劳动机会出现时,不能够积极地参与,态度往往比较消极,从而错过劳动锻炼的机会。由于学生对劳动的参与程度较低,部分学生表现出对劳动成果的不珍惜,另外也有一些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对公共环境利益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不足,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有出现,还有一些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目前在校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理论性的书本知识,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也缺乏劳动锻炼。
   (二)社会层面:意识淡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劳动的认知以及关注程度也在发生变化,崇尚劳动、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逐渐淡化,这样的情境中,使得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社会劳动风气的淡化使得拜金主义观念有所兴起,一些学生受拜金主义的影响,逐渐偏向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追求。部分学生盲目崇拜娱乐明星,认为他们的工作光鲜亮丽且收入可观,而普通的劳动者工作相对辛苦且收入不高,这部分学生仅仅关注到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却忽视了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更为重要的、对自身对社会的精神财富,这些学生的劳动观念呈现扭曲态势。除此之外,社会上“重脑力轻体力”的劳动风气传入大学校园,在象牙塔里的青年学生思想中出现了劳动的高低贵贱之分,他们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工作体面、社会地位高,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凡此种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使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产生了偏差,间接地为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增加了阻力。

202209082243

相关文章:
  • 1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2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3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4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5 习得缩写方法 掌握缩写技能
  • 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
  • 7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研究
  • 8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 9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 10 微信平台在家校亲子共读中的作用解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