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临床医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索实践

2022-09-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李越 熊荣红 刘陈昂 喻明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492

  [摘           要]  加强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需着力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临床医学教师作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国家高教政策的执行者,潜心教书育人是其重要职责,而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深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助力,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对于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临床医学教师;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25-03
   1809年,德国高等教育学家洪堡首次提出高等教育的基本准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即教师的任务不仅局限于教学,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探索,钻研相应的科学研究方向,成为研究型教师,这一原则至今仍被国内外高校普遍认可[1]。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面临教学和科研两大发展重任,但重视教学、忽略科研或重视科研、忽略教学的情况在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存在,这与部分高校的晋升机制以及教师的个人喜好存在一定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本科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而科研决定了医学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仅影响大批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加强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人才储备的必然要求。
   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现状
   从柏林时期的大学体制到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报告,高等学校的范式不断发生改变,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这一认识从未动摇,这与我国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秉承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2]。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绝大多数附属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师面临“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情况,同时承担临床、教学与科研的任务,其中临床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而教学与科研是发展性任务。推行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但在践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临床医学教师还面临较大临床压力,而临床医学的课程较其他专业的课程也更多,教学任务繁重,在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兼顾科学研究的难度较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这点在青年临床医学教师中更有体现。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医学院校排名以及各类激励政策多与科学研究相关,临床医学教师只能尽力完成科研工作,适应大环境的发展,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精力有限,无法潜心研究医学教育教学规律,只能疲于应付教学工作,这种情况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较为普遍。
   二、高等医学院校平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
   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需要。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将推动临床医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医学知识更新速度较快,教师通过查阅文献,将科学前沿融入医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持续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破知识壁垒,拓宽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此外,科研项目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为课堂积累了丰富素材。教师可将科学研究作为教学的支撑,把在科研中探索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固化”到教学内容中,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实用性更强,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3]。同时,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可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表明,教师将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引入医学知识的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展开深入的讨论,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讲授医学知识的同时,将科研素材以拓展学习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开阔学生思维。
   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培育卓越医学人才的需要。夯实医学生的临床医学基础,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研究潜力,深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是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医学专业,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平衡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科研思维的培养。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与日俱增,由于教材的修订牵涉范围较广,,课本多具有滞后性,课堂知识不足以满足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且“灌輸式”的教学成效有限,教师必须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加强学术研究的能力和信心,向学生传播当前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通过不断增强教学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尽可能地为服务健康中国培育更多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医学本身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医学人才具备较强科研、钻研和创新的能力。教育部发布的《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加大科研实践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202209082244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