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玲 樊勇 安伊凡 李洁 李刚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558
[摘 要]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人才的培养、教育等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与各学科教学融合有助于实现协同育人目标,但
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存在各种问题,体育
教师主动性不足、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通过全面剖析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入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全面提升体育
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此,对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展开探究。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校体育;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91-03
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应贯穿于高校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思想引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存在各种问题,体育教师在思想层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并且教学水平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导致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无法有效融合。因此,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应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思想认识,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奠定基础。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效能
课程思政是以“三全育人”为基础,将思政教育与各学科内容相结合,其教育目标为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用好课堂教学,各类学科都应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学、人文教育等通识性课程,并与多个专业相结合,展开试点推广。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思想育人,对于学生思想层次的衡量,品德是最为重要的标准,课程思政主要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可以将其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引导学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专业课教育的融会贯通实现了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主,不仅完成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塑造,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解决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需具备的思政素养
课程思政理念下,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高校体育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思政教育之间没有较大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师应了解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引领者,还是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塑造者。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应融入思政内容,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专业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普遍注重技能的传授,相对忽略了思想品德层面,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够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深入分析,指引学生前行[1]。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既需要掌握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又需要掌握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高校体育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教学、体育锻炼等多项内容,所以,体育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并以灵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通过技能讲解、示范等完成育人目标。除了日常教学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引领,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加强思想引领与技能传授的统一,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政治素養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素养,其中包括政治品德、思想,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自律精神。
三、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高校体育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应充分发挥其价值,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将其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目标,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摒弃以往只注重技能传授的理念,确保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道德素养等,增强其思想觉悟,提升其思想境界,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注重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科,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身心发展的过程,课程思政的融入,使其成为全面落实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的融合,将体育教学的价值发挥至最大,有效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过于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相对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通过两者的结合,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意义重大。
(三)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而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2]。
20220916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