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中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09-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何贤良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3001

  [摘           要]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并且有利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这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二者融合就必然涉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转换问题,而学分银行显然是可行性较高的一种转换方式。因此,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有关学分银行建设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所以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    键   词]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09-03
   学分银行对于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竞争激烈程度在不断提升,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减轻身上背负的竞争压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再只是学生的需求,很多成年人也开始有了这方面的需求,这也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目的虽然是知识技能的提升,但是其接受教育的成果需要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其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才有显性助益,而单纯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难以同时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此种情况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而学分银行建设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及优势
   学分银行,顾名思义就是以学分模拟货币,借鉴银行中的货币管理方式,以类似存储、汇兑等方式对学分进行处理。当然,学分银行中存储的标的物是学分,汇兑所要获得的标的物并非货币,而是与学分相对应的学历或者是资格证书。学习者借助学分银行可以实现学分的“积累”“汇兑”等,从而将固定时间、内容等的传统学习制度转变为更具弹性和人性化的学习制度。学分银行对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可以接受学历教育获得学分,还可以将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转换为学分,然后依照相关的学分转换规则将自己经有学历或非学历教育途径获取的积分兑换为文凭、证书等,这样就能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通融,让学习者的各项学习成果能够以学分银行为枢纽得到认可和转换。学习银行可以打破不同类型教育的壁垒,让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能够被摆在同一平面上审视,或者说实现了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共享,让这些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功用。从更高层面来说,学分银行建设对于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理想的学分银行体系下,国家可以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学习账户,该账户不仅能够记录其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还能够将其从每段学习经历中获得的学分积累至账户当中,而这些积累的学分可以根据学分转换规则帮助学习者获得相应的学历文凭或者是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
   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中学分银行建设问题分析
   學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学分银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让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互认和转换,这并非单纯某个学校就能完成的,需要涉及非常多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关的组织机构,这些组织机构需要在学分积累、转换等规则的制定上达成共识,需要制定一系列学分银行管理及运行机制等,可以说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繁复庞杂,,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本次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参与建设者缺乏积极性
   学分银行建设非一校所能完成,因其涉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转换问题,所以需要相关的学校、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建设。但是,从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组织机构缺乏积极主动性。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与保障,进行一些相关工作受到阻碍。调查发现,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组织机构大多是高等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参与数量非常少。不仅如此,即使是那些参与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院校或组织机构,对学分银行的性质、功能等有清晰了解的也大多是直接参与学分银行建设工作的教职工,其他人员对其了解非常少,何况那些没有参与学分银行建设的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等,而不了解导致的不信任、不期待,也是造成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开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
   学分银行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对学分认定、学分银行管理等方面没有较明确的法律规定或政策依据,这就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分银行建设者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从现状来看,多数学分银行只在某一区域,或者是联盟机构内部、学校内部等受到认可,这就导致经由学分银行兑换的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的使用范围被局限,对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竞争力提升难以起到较大的助益。究其原因在于学分银行建设缺乏公信力极强的组织机构牵头开展,而且社会大众对于学分银行了解得非常少,信任度相对较低。此外,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部分普通大众认为开放大学、电大以及参与学分互认的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教育机构等在师资配置、教学资源和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导致由相关机构组织建设的学分银行缺乏社会公信力,社会对其认可度不高。
   (三)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学分银行建设不仅要建立科学的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转换标准、管理方法等,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银行”中的学分进行管理,包括记录学习者的初始学分获得情况,根据学分积累和转换规则将其所获初始学分转换为标准学分,利用标准学分兑换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而从现状来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比较复杂,部分学校虽然初步建立了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功能并不完善,需要持续进行研发和改进。此外,学分银行建设仍在探索中,很多相关的标准、规则、管理方法等还不够成熟,仍旧处于持续的调整改进中,这就导致学分银行信息系统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也是影响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学分银行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教育成果转换,因此可能涉及多个学校,甚至包括一些企业、社会培训或教育机构等,这种情况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同样需要这些合作组织机构的参与,而部分合作组织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也会影响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另外,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相对单一,往往只涉及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方面的内容,不会涉及正式的课程学习,而部分参与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只是为了拿到学历文凭,因此参与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积极性较低。

202209162146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