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接受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调查与研究

2022-09-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李乐霞 霍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489

  [摘           要]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是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课题组从接受论视角出发,围绕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状况,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系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师生思维共振回应学生需求、发扬媒介优势和建设良好课程思政环境等加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接受论;课程思政;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9-0013-03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就成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为了精准把握当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课题组从接受论视角出发,围绕“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1]五个二级指标,设计了“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包含15道单选题,9道多选题,1道开放性问题,共发放545份,回收530份,有效率为97.2%。通过调查把握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状况,认为当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总体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整体得到学生认可
   (一)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建设能力有所增强
   大学生感受到教师融入了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25.5%的大学生认为“所有课程都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58.9%学生认为“大部分课程有”,两者合计达到84.4%。在专业课授课中,40%的学生认为“每节课都能感受到”思政元素,48.1%的学生“经常能感受到”,两者合计达到88.1%。84.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中环节渗透了课程思政教育。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充滿期待
   97.7%的大学生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有必要注重课程思政元素教育,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持“非常欢迎”“比较欢迎”的学生达到92.5%。90%的大学生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有助于自我成长;67.6%的大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拉近和教师的距离;77.9%的大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增强专业自信,这表明学生对课程思政充满期待,这就让我们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整体效果感到满意
   高职大学生对学校课程思政整体呈满意态度,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学生达到90.6%。学生认为增强了对课程思政的了解,表示“十分了解”“了解”课程思政的人数占到92%。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涵义有明确的认识,74.3%的大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是与专业课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课程思政“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提升了理论知识储备”“了解了国家重大政策方针及时事热点问题”“提高了对职业发展趋势、行业前景的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以及目标追求”“增强了‘四个自信’,明确了实业报国使命”“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树立了职业精神,提升了职业素养”比例分别为88.3%、83%、75.1%、73.2%、70.4、63.2%、62.6%,收获很多。
   (四)教师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高职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38.5%的学生认为教师最主要是“挖掘历史人物、故事、重大事件等文化等背景资源,以文化人”,26.8%的学生认为教师最主要是“以案例解析,以事服人”,11%的学生认为教师最主要“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共鸣,以情感人”,11%的学生认为教师主要“讲授为主,以理服人”,96.2%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里体现”课程思政内容。
   (五)学校初步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
   调查显示,83.8%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有育人责任;70.4%的大学生认为综合素质课教师有育人责任;68.7%的大学生认为校长、院部书记等决策管理层人员有育人责任;86.4%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有育人责任;43.6%的大学生认为后勤、保卫等服务人员有育人责任。大学生感受到高校立德树人的责任是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和综合素质课教师协同进行的;管理意味着服务,从学校领导、二级院部管理者、辅导员,到学校学工、后勤、保卫等部门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学校在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省级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带动和影响下,在学校全体教师协作努力下,初步形成了全课程和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涵义和作用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如还有11.7%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堂上留出专门时间上思政课”;9.8%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的一种新课程”。21.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是打断和干扰专业课程的学习”;24.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冲击了专业教育,属于喧宾夺主;12.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是“硬性的规定,是形式主义”,这说明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形式和效果不佳,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课程思政还不能体现在所有课程和课程的所有环节

202209201857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