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①

2022-09-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郭真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849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理应肩负起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助力高校学生早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此,深度分析在高校思政教育环节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9-0010-03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为高校教育工作带来创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政教育环节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拓宽思政教育渠道,确保学生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与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民族观念。在自身所学专业领域拥有更加出色、更加亮眼的表现,早日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还与国家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密切关联。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分析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发展根基,以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为枝叶,在历史发展与朝代更替当中不断形成文化展现形式,并且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流传下来的文化形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强调人类行为、人类思想、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发展,各个层次、各个岗位人员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建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以金、木、水、火、土五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元素,探索物质起源寻求阴阳协调之间的关系。以上都是中华优秀思想的核心构成部分,现已渗透到我国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三中,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到我国群众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处事方法以及行为观念、生活习惯,清晰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将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并非单纯的文字融合、艺术形式融合与风俗习惯融合,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标识,针对高校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民族自信心展开有效培养,确保高校学生通过思政教育活动掌握传统文化精髓。可以在学习环节与实践环节,不断强化自身的民族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可以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融合,早日成为国家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2]。
   二、在高校思政教育环节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高等院校可以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深度分析,探索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可以确保高校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下,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心。以从容不迫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入侵,避免高校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影响而产生文化自负心理与文化自卑心理。有效抵御西方文化与西方不良思想对高校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3]。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合目前形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环保领域都展现出世界瞩目的发展表现,而文化传承则在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文化凝聚与文化孕育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基因,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而在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越发频繁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必会对世界文化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古代先贤在自我修身环节,倡导“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值得每位高校学生学习。而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当中获取思政教育元素,可以显著提升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理解程度与践行程度,具备极强的价值引领作用,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助力。
   (三)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资源
   将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并且结合现代高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科学设计,探索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文化渗透模式,可以进一步明确思政教育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显著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化基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4]。
   三、高校思政教育环节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但就目前形势而言,高校思政教育环节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通过理论灌输与理论讲解两种方式。但是部分高校也逐渐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程度,创建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积极倡导文明礼貌以及乐于助人等道德教育。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思政教育环节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多种多样,但结合教育形式展开分析,无一例外都偏向于理论灌输,这是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与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灌输与理论知识讲解,而高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与机械式学习状态,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优势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无法全情投入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环节,对所学内容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从中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更加无法对思政课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学习欲望。学生知识内化效果不佳,无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无法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完全起不到文化育人效果。学生也无法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理解的状态下完成自我教育与自我调整。除此之外,思政教育课堂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过于单一,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背离,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多元化学习需求。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参差不齐,无法在思政教育环节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科學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形式。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高校思政教师还需从教学能力以及自身文化素养等方面做出改进,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活动有机融合[5]。

202209201857

相关文章: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5 浅谈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 6 浅谈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 7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 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
  • 10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