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802
[摘 要] 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代,如何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元认知
理论视角下,探讨中职生阅读素养的价值与路径。提升中职生阅读素养事关高技能人才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是语文课程的使命担当。具体从环境、文本、读者、任务四个方面着手:馆校合作,构建阅读素养提升共同体;文本选择突显职教特色,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指导助力学生阅读元认知能力养成;根据任务分类评价反思,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 键 词] 阅读素养;中职生;元认知;核心素養;馆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9-0022-03
阅读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潜心阅读中获取信息、拓展认知、滋养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阅读素养无疑是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系统研究中职生阅读素养很有必要。中职生要不要提升阅读素养?究竟什么是阅读素养?提升的路径又有哪些?
一、阅读素养的价值
(一)提升阅读素养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核心素养是个体发展和融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时间轴上看指向未来,从空间上来看与社会所需高度契合,同时对标国际社会,最终形成人才培养发展竞争力,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仔细研读核心素养要点,无一不与阅读素养有关。“文化基础”,无论是人文底蕴还是科学精神,都是建立在阅读素养基础上的有效输入;“自主发展”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规划自我,学会学习全过程需要阅读的参与,在阅人、阅世的过程中锤炼省思意识、自我规划的意识。如果没有阅读源源不断地有效输入,可能只是一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也就没有真正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是在阅读之后的输出,形成行动力,这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体现。因此,阅读素养是个体发展的基础能力,提升个体阅读素养是打开核心素养的一把金钥匙,某种意义上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阅读素养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
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五育并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
理论学习与实践研习中积淀而成职业素养。除了专业技术能力外,其中最核心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是踏实肯干和责任心,还有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我管理与调节能力等。职业道德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底线、规则。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并非天生,而是受后天的宣传教育和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因此,作为某一职业行业内的准则、规范也需要后天习得,这就离不开阅读素养的参与。在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前提下,才能形成清晰的职业道德意识,在良好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才能形成行动力。职业素养的其他构成要素同样也建立在阅读素养基础上。人类认知主要通过两大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生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认知是来源于间接经验,在阅读中获取前人总结归纳的直接经验,获得基本认知,在实践中验证、强化、超越,构建自身的诸多能力。因此,提升阅读素养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基本保障。
(三)提升阅读素养是语文课程的职责所在
语文包含三大板块: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三类言语活动,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三者之中阅读最基础,是有效输入;表达与交流是在大量阅读输入基础上的有质量的输出。这一点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得到强化: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大部分是作品选读。在大量沉浸式阅读中获得“语感与语言习得”。语文教育中,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和阅读素养不是一个概念,其内涵将在下文做界定。总之,阅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提升阅读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使命担当。
二、元认知理论概述与阅读素养概念界定
(一)元认知理论概述
元认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提出并使用的。元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了解和监控,是对认知的认知,,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调节监控。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及其相关信息的知识;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调节监控,即个体依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积极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理论充分肯定人是积极的主体,能够反思过去、监视现在、计划未来,并有效控制学习过程,提升学习力。
(二)阅读素养概念界定
在元认知理论的关照下,我们来审视PISA(2018)关于阅读素养的概念:“为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评价、反思和参与建构文本的能力。”PISA测试中充分体现了元认知理论。首先是通过阅读来实现各种个人发展目标,如教育学习、参与社会、愉悦身心等。为达成目标明确提出任务管理策略,设定计划,在加工文本时选择合适的策略意识,思考、控制和调整阅读活动。其次强调阅读主体的投入。阅读主体全身心投入,或专注享受阅读过程,或从中获取有用信息,阅读体验会激励阅读主体形成更浓厚的兴趣、更明确的动机以及更强烈的情感喜好,随着时间的积淀会形成稳固的观念和习惯。这是元认知体验的重要构成部分。再次突出强调评价和反思能力。对文本的评价和反思,正是对阅读主体的关照,将阅读主体原有的认知和文本内容进行比较,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做出独立思考、判断,挑选出信度、质量高的文本,整合运用。而传统语文教育对阅读主体更多强调单一输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意图,读写结合去写作、运用。因此阅读主体的主体性得到强化。
2022092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