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瞿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643
[摘 要]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起着关键作用。在此背景下,以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结合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思政落实现状,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以建立健全全方位劳动育人联动机制为基本保障,优化课程设计,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素材,以学生为中心,创建“教师—学生—家长”多元主客体并举的劳动教育模式。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课程思政;云计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30-0010-03
伴随当前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即要求新时期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针对这一新型教育理念,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以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劳动教育的构建模式进行深层次探究,寻求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提升云计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劳动教育现存问题
(一)劳动价值观培育有待提升
19世纪芬兰的教育家斯奈尔曼将以德国为代表的“教学——教学论”引入芬兰,芬兰的教育改革一直受这一理论的影响,致力于培养具有道德感的“完整的人”。“完整的人”这一目标旨在将所有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0世纪初,不少人的基本物质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掌握谋生手段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任务。基于此,高职院校将劳动技能的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导致众多毕业生劳动价值认知错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劳动的目的已逐渐由“通过劳动以谋生”转化为“通过劳动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目标俨然已不合时宜,应将突出劳动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二)劳动教育形式有待突破
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作为必修课的国家之一。芬兰将编程融入手工、数学等学科。编程的融入进一步增强了手工课的科技属性,使手工这门历史悠久的必修课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体现出芬兰劳动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
但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现在仍有不少高职院校将体力劳动视为劳动的最主要形式,依旧安排大扫除、劳动周等生硬的劳动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将其视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传统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一方面源于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源于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视为谋生的主要劳动形态,认为学生只有在体力劳动活动中体会劳动的辛苦,才能更珍惜劳动的成果乃至追求更好的劳动形态。新时代,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导致很多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岗位被取消,并孕育了新的劳动形态。依托专业课程,在学习与训练最前沿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已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路径。
(三)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注重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即相较于普通本科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性质的教学。因此,所有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都应该渗透劳动教育,即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教学,是突出高职教育的关键。高职院校在我国从创立起一直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但注重的焦点主要是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及其水平的评定,而忽视了对其劳动价值观的考核与评定。因此导致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均不同程度出现劳动观念不正确、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价值认知偏差等现象。为此,高职院校在持续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及考核评定,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质量。
二、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
基于课程思政的劳动教育,主要指的是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融入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即在提升学生劳动教育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同时,劳动教育也是课程思政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
(一)立德树人是劳动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共同目标
劳动教育指的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劳动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因此,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而课程思政同样是为了培养新时期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各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是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因此,将劳动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更能够凸显新时期高职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二)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统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学生技能知识的培养,并且教学内容制定上也是以提升学生知识为目标,因此,这种教育方式与新型教学理念不相符合,亟待变革。新时期的高职教育,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升,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而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加以重视,只有不断强化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课程思政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0924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