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淑芬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582
[摘 要] “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基于成果导向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构建“三维度、六方面”课程思政目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方法路径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34-03
一、前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知,“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于一体的课程。旨在引领学生通过对审计基础知识与审计实务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审计工作方法及运用这些方法对各业务环节具体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同时,经济越发达,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此课程既承担了审计人员审计职业技能培养,又承载了实现审计人员德育目标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根据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结合审计行业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期有效实现“知识技能目标与德育目标”双目标协同效应的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深挖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目标
(一)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思路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事务所专业机构,从事出纳、会计核算、ERP系统维护、代理记账会计、统计分析、审计等业务管理人员,本课程是学生第四学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直接对应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是国民经济健康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忠诚守护者与执行者,就应具备“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坚守审计职业道德,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因此,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注重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结合审计行业特色及审计精神,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从“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团队精神”三个维度,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规范严谨、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树立爱国敬业、民族自信的家国情怀。
(二)课程思政目标的具体设置
在對课程的整体设计、对课程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团队精神”三个维度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诚实守法、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岗位创新”六个方面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成为课程思政主线,并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审计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分层次、有计划、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具体见文末表1。
三、强化价值引领,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一)“全过程育人”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为主线,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注重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创新能力、审计职业道德养成、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模拟企业审计项目、审计过程,采用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依托审计综合实训软件、企业经营管理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软件结合手工实训,形成“校所共导、三位融合、四阶递进”的教学模式。借助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全过程开展“五维度过程”评价,以实现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审计人才。按照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课程知识体系中贯穿价值引导,并将育人贯穿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二)“全过程育人”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课程采用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详细设计知识点或技能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搜集典型材料,设计课程思政目标的实施途径,通过“进、学、练、强”等教学环节,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主要有典型案例法、故事讲述法、职业体验法、观看纪录片、职场宣传片等。
课前,自主查阅本课程开放在线教学平台发布的课前导学任务,按任务清单内容完成课前讨论、预习,通过小组互助,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教师进行课前评价;课中,教师讲解流程规范,演示填制底稿技术要点;学生角色模拟体验流程,填制技巧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将底稿填制关键步骤以图片或微视频形式上传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评价;课后通过完善拓展环节和课前导学准备,进行全过程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220924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