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路径探析

2022-09-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瑾子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624

  [摘           要]  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其他高校进行调研,主要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状况和科研队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大胆探索,提出组建、建设科研团队的路径,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思路,为提高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丰富学校科研创新成果、营造科研发展优良氛围提供重要途径,为同等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科研团队;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73-03
   近几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19〕4号)等文件的出台,为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高职发展指明道路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对高职教育提出更大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导致科研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短板”。以科研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教學质量,以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这对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科研工作人员由于受到其单一学科背景的限制,仅依靠个人能力很难产出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以及在学科方向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因此,科研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丰富科研创新成果、营造科研发展优良氛围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一、民办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中青年教师多,科研意识比较薄弱,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较多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进校任职后主要以教学为主,教学任务重;缺乏与高职院校相关的科研经验,科研任务、重点不明确,科研成果往往就是为了“科研积分”而发表一两篇无项目依托、与教学相关的论文;积极申报项目的教师,通常也是少数,为了职称评聘需要,不得已才从事科学研究,这部分教师在研究上没有确定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和方向,重申报轻研究,重数量轻质量,一定程度上有影响力的成果较少,质量亟待提高;原创性研究不足,运用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新理论、新知识的能力还不强,造成了一定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比较多,人云亦云,缺乏创新和突破。
   (二)研究目标设计不合理,研究方向和内容不聚焦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性地提出“九个坚持”、坚决破除“五唯”,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者要把研究精力和对象放在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上。但是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大多只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从个人的角度开展科研的居多,从专业发展、专业建设或者专业群建设、服务社会、立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角度开展科研的相对较少。民办高职院校从省级立项统计来看,能获得高层次水平的科研项目立项少,能获得经费资助的项目立项更少,这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在科研聚焦能力方面比较欠缺,总体科研水平不高。
   (三)民办高职院校科研队伍缺乏引导型人物,示范带动能力弱
   目前,由于科研队伍里缺乏引导型人物,对科学研究没有中长期规划,等到项目申报时,才临时查文献、找资料应付,研究深度、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缺乏应用价值;教师个人对整合力量、联合攻关意识不强,认为“专业相近”才能“志同道合”,也才“便于组织与分工合作”,项目组成员基本都是临时的“拼盘组合”,大多是由本院系或本专业教师组成,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形成合力;立项后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计划落实实施,只等到结项时由项目负责人“单打独斗”撰写成果,或将各自的成果“拼凑”起来,草草结项,研究成果最终仅是个人研究成果,与学校或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无法实现成果转换,更谈不上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横向合作科研力量薄弱,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不强
   由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长期坚持到企业学习锻炼,难以真正实现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校企合作也仅停留在输送优秀学生或企业员工培训服务的层面上,真正联合解决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项目几乎为零;教师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进行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不强,难以寻求科研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基于以上,科研团队的组建和建设已经成为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丰富科研创新成果、营造科研发展优良氛围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组建、建设科研团队,要立足于学校顶层设计的思考;要立足于合理的团队结构设计;要立足于跨专业、跨院系的组合;要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学研结合、科研成果转化等,加强和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二、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
   (一)依托学校的资源支持,发挥制度优势
   1.完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基础,也是激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的重要推力。以广州松田职业学院为例,近两年来新出台《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横向科研(服务)项目经费管理细则》,修订《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实施办法》等,这对学校科研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科研团队的顺利组建、建设起着重要保障的作用。

202209242101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