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685
[摘 要] 贵州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素材。省内高校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上探索出了诸多成果,也存在人、事、物、联方面的实际困难。应对这些困难,利用融
媒体的新渠道、新技术,将贵州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融通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学习、体会、实践,让大学生在悦纳红色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是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关 键 词] 融
媒体;贵州红色文化;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01-03
红色文化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贵州是红色革命的圣地和红色文化的摇篮。长征时期,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留下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折射出革命先烈的精神丰碑,他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满怀必胜的信心、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坚持战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着一切为人民的宗旨。如今,这些人、物、事仍然能够穿透时空带给我们震撼和感染,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国家的未来要靠青年一代接好班,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塑造精神品质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与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息息相关。融媒体是“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全新型媒体,具有短小精练、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也是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渠道,还是促进红色基因内化的有效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需要用好融媒体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载体,继承、发扬与创新红色文化。
一、贵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
2019年教育部辦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的通知》以来,贵州省在遵义师范学院的牵头带动下,“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这个主题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诸多成果。
(一)红色文化课程建设
结合贵州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各高校推广开设相关通识类必修或选修课程,如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为主题,联合开发“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林青烈士的事迹编撰了《远方》红色教育读本,贵州大学挖掘校史里的红色故事,即将出版《红色贵大》。遵义师范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携手打造《诗与歌的长征》音乐党史课,通过“讲”“演”“唱”结合的方式,演绎红色经典歌曲,讲述歌曲背后的党史故事。
根据四门思政理论课程的专题内容和教学实践,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搜集整理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相关的教学案例。遵义师范学院的《打造“长征课堂” 弘扬红色文化 推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入选中宣部组织编撰的案例文集。
在教学模式上,以红色文化主题体验式教学为特色。如遵义师范学院的现场教学团队,以“牢记一种红色精神、上好一门红色课程、聆听一次红色讲座、观看一部红色影视、诵记一首红色诗词、讲述一个红色故事”等为内容的“红色育人十个一”特色实践活动,利用当地的革命旧址、纪念馆、战斗遗址等建立红色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云端连线直播形式,联通线下和线上教学,将校内思政课堂与校外红色资源融通共情,讲活了思政课堂。
(二)红色文化教育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是注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还得落实在践行上。贵州各高校逐渐形成了集“舞·演·诵”“音·诗·画”“研·行·宣”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三实践”模式,如遵义师范学院鼓励师生创作红色题材诗词、美术、音乐、舞蹈作品,大型红色歌舞剧《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编排演就成为音乐和表演专业学生的必选内容,还成立红色文化青年艺术团和红色文化青年宣讲团,创编《筑梦中国》《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等红色文化主题节目,已经10次参加央视“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贵州师范大学歌剧《党的女儿》、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歌剧《邓恩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舞剧《林青的远方》以及各校诸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创作的音乐作品、绘画作品,都是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实践环节的成果。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各高校都参与的“百年征程铸辉煌·青春聚力感党恩”红色剧目展演、“网上重走长征路”党史故事百所高校接力讲述活动等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先后被各主流媒体报道,其成效也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各高校都注重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在这个平台上,形成“一校一特色”校园文化。如贵州开放大学打造了融遵义会议红色文化、廉政红色文化、终身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贵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云展馆着力打造“一院一课”思政“云”课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搭建了集育人保障平台、育人活动平台、育人网络平台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三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红色文化及特色课程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融媒体背景下贵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难
(一)人:教师的融媒体能力不足
在融媒体时代,“互联网+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一些新媒体、新技术,选取适当的内容融合到课堂中,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教师不会用、用不好的现象。一是教师使用微博、抖音等融媒体的比例少,这就与生活在融媒体中的学生有了隔阂和距离,难以了解学生的所看、所思、所想,自然不能给他们的思想“把脉”,也不能及时地知晓网络热点人物和事件,从而融合进课堂中,难以与学生“同频共振”。二是一些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熟悉,在调取或联结课堂外的网络资源方面存在困难。
2022100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