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鹏宇 陈丽媛 赵国琴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47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的普及,
网络越来越成为
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和出口,并在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身心发展、情感交流、学习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改变着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对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和紧迫。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19-0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以学生最多,占比超过21%。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创新发展新的可能和机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阵地愈发有战略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特点进行了整合和梳理,以期为强化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不是单一的,是一个高新的技术群体。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存储的技术,由微电子技术(整个技术群的硬技术基础)、通信技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计算机技术(现代社会的“大脑”)等构成。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涉及众多领域,影响力也越来越高,对于教育领域所能起到的软作用也愈发凸显。现代信息技术在传播层面上被广泛使用,通过文字、影像、动画、广播、网页等诸多手段进行信息的传播和输出,具有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多样化等特点。正如《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论断——“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来源于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旨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已成为“第四空间”,大学生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不只是相对单纯的工具和载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大学生群体生活与虚拟生活之间的时空界限,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网络空间成为塑造时代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信仰、行为选择的支配性力量。
要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社会生态秩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融合促进,重新建构网络的意义世界,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环境等变量,使互联网这一“最大不确定因素”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推动力”;要在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有规律、现代信息技术最新特点、大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特点等前提下,紧密围绕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从系统性与整体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出发,建构积极、有效的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深入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增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意义深远。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如今,依赖互联网存在、发展的新兴媒体已深度介入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广大學生获取信息、传达观点、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成为学生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场所。学生有更多机会和途径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传播的主体和客体日渐模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以摒除负面、消极、虚假信息为基本目的,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随着大数据、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空间已成为“第四空间”。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像无形的手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向。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具有互联网传播特性及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基于自身需求,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素质并从事实践活动。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信仰鼓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为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学校或其他教育者,利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价值体系、政治立场、道德准则,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导向性、实践性、社会性和超越性等基本特征。
2022100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