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政环节在民族院校“功能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中的融合探索

2022-10-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海燕 董大朋 于乃森 王利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27

  [摘           要]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面临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不足的问题,有效构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功能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作为大连民族大学功能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理论知识、实验及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充分调动民族院校功能材料专业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勇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重担,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关    键   词]  功能材料测试方法;民族院校;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70-03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1]。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既迎来了新机遇,同时又面临新挑战。
   作为一名民族院校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要求,将各族青年才俊培养成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贡献力量。因此,民族院校新时代的“功能材料测试方法”专业核心课程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努力挖掘各类思政教育元素,合理更新课堂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贯穿至本课程全部过程,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引领,真正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为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服务的有用人才。
   一、课程特点与目标
   自2012年本校物材学院成立以来,“功能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作为功能材料专业学生的六大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已经有8年的教学历史与积累。在2019新版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48学时)增至4学分(64学时)。2015年功能材料专业获批我校特色专业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特色专业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2]。
   “功能材料测试方法”专业涉及面较广,与科技、生活、医学等领域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民族院校本科生为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将“功能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专业知识和蕴含的思政元素高度结合,在理论知识讲授、实验和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思政内容思考与改革措施的实践,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更好地提升新工科人才人文软实力。
   二、课程思政融合探索
   (一)在理论知识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绪论部分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是能源、信息和材料,当代每一项重大技术的出现都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而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认识材料的技术方法是决定材料发展进步的一个必要环节[3]。借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哲理名言引导学生要脚踏实地,善于思考,自主创新,突破意识,充分借助一些必要的技能和方法,才能再攀高峰,实现人生目标。
   “功能材料测试方法”包含的测试技术和手段纷繁复杂,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都是材料与输入信号产生作用,探测到输出信号,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信号的信息,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在整体思想的讲解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大家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能对比“功能材料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和它们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同时引导大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不断增强,而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也将长期存在。要正确把握“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的内涵,各族学生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团结互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本课程按照从外部形貌到内部结构的研究思想,重点介绍了组织形貌分析、晶体物相分析、成分与价键(电子)结构分析及分子结构分析四大类分析方法。此外,基于其他物理或化学性质与材料的特征关系而建立的色谱、质谱、电化学及热分析等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测试方法。每篇的思政内容和思政点列举如下。
   1.组织形貌分析部分。通过对电子显微镜突破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通过介绍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为材料及生物医学领域带来的重大突破,让学生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现在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部分时,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结合学生对众多的纳米材料神奇、强大的应用方面知识,同时给学生介绍测试仪器很多部件都是从别国进口的,引导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爱国热情,为祖国繁荣强大不断奋斗的决心和信心[4]。

202210072308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