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贺静婧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460
[摘 要]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教师利用
课程思政的要点进行多维数学知识的讲解,使数学和思政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因此,教师要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课程思政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围绕高职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两大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049-03
一、引言
新课程教育改革下,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用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增加学生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思维发散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对高職数学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推动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识不足
在进行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时,互联网平台信息的高效、交互传递的特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很多高职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只停留在表面,应用效率很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高职数学教学在课程教授时,也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仅对课程思政教学有浅显的了解,没有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隐藏性作用[1]。
(二)课程思政教学应用的专业素养能力较低
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高职数学教师需要相应地具备课程思政水平,一些高职数学教学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的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使用相关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很好地和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产生互动,影响到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
(三)思政教学环境难把控
随着“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互联网发展中的网络环境复杂,很多网络信息容易引起舆论风波,网络消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消息真假难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其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网络的使用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业学校中,很多学生自身分辨能力弱,很容易轻易相信某些消息的真实性,导致学生受到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帮助高职学生进行高效的思政学习
我国的课程思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知识的传播和影响广泛,且我国对于课程学习的行为规范逐渐完善,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进行任何合理的、可行信息的浏览、获得和交流,高职学生可以进行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传播。而高职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能够让高职学生借助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探究数学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二)激发了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
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使得高职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主观能动性的传述,并进行思想政治的探究、交流与沟通,帮助高职学生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在思想政治内容的判断和传播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决定作用,进行信息的自我筛选和自我接收,激发高职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2]。
(三)增强了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应对现代化发展中大量的网络信息,并自主地参与到信息的创造和改造中去,这些信息被快速传播到网络中,使得信息进行双向传播,组成了舆论新风向,网络成为思想政治信息的集成地,引导者积极正向的舆论的形成。高职学生在此影响下,能够接收正向信息,并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理念和体系等,更积极主动地将课程思政教学应用到高职数学教学中,促进高职数学教学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数学教师的职业水平不高
利用教学平台开展高职数学教学,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教学工具的投入力度,同样,,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也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教学能力,然而,部分高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教师教学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使用教学工具来对学生进行高职数学的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利用教学课堂和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互动,而影响高职数学教学课程的效果。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重点不明确
新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教学环境复杂,很多教学信息容易引起舆论风波,教学消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消息真假难辨,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内容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业学习中,然而很多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弱,很容易轻易相信或者模仿其他人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受到原有的、其他的数学教学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很难适应新课改环境下高职数学教学课程模式的转变,影响高职院校对于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应用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研究的时间和成本问题
20221014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