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海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653
[摘 要] 通过对书籍和网络数据的查阅和汇总,针对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了其人才需求的特征和其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分析了高职院校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移动开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移动互联;人才需求;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 TP393/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058-03
一、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一)发展背景
我国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到2020年底,我国建成5G基站71.8万个[1],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技术突破与智能升级,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全新发展变革。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亿GB,比上年增长35.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不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继续放缓,2020年活跃用户数的月均增长率已由2019年的2.3%放缓至1.7%[1]。与此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带动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应用等不断拓展,牵引移动互联网新业态经济发展,方便民生与社会治理等。
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依然处于稳步增长阶段,用户规模、人均流量还处于增长态势,应用场景愈加广泛,已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下沉至中小城市及偏远山区。
(二)人才需求特征
1.就业市场需求旺盛
2019年毕业生从事/打算从事的职业排行中,计算机/互联网/通信行业依然高居榜首[2],如图1所示。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也显示,2019年三季度互联网产业整体平均月薪达9296元,领先全行业平均水平[3]。在2019年上半年,从各大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互联网行业释放出最多的就业机会,占比28.02%,在各大行业中遥遥领先[4]。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了四个季度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综合这四份报告,得出图2中的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指数表现均较为出色,说明该行业就业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多于市场劳动力供给,职位空缺较多,求职者就业信心较高。
■
图1 2019年毕业生从事/打算从事职业Top10
■
图2 2019年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与
整个就业市场CIER指数对比
2.人才需求集中
2019年,从各大行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在各大行业中遥遥领先。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座城市的人才需求占比最高,,杭州、成都紧随其后,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人才需求占比呈现增长趋势。在人才供给方面,依旧是这些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占比最多,这些城市产业相对成熟,经济实力雄厚,释放的就业机会多,且给的薪水高,因而吸引了较多的求职者。
3.带动就业新形态
移动互联网使得就业形态也发生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工作与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密切相连,出现了由互联网平台作为劳动力资源组织方,将劳动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新就业形态。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突破700万人。2019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23万人,同比增长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5]。移动互联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2019年,单移动App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就达到6239亿元,间接带动GDP增长达到6092亿元[6]。
(三)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前程无忧网站以“移动互联网”为关键词进行职位搜索,并对这些数据资料的进一步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市场里,从运营商到终端厂商再到应用技术开发商都需要面对商业模式、客户需求、服务模式等诸多挑战,复合型人才格外抢手。社会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也均有需求,如贸易、证券、银行、服务業等。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就职要求进行总结,要求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应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等,岗位技能要求总结如表1所示。
二、高职院校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
截至2019年,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电子信息大类中,移动互联应用技术(610115)、移动应用开发(610212)、移动通信技术(610302)是针对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专业,分别涵盖了电子、计算机、通信三大方向,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原有专业上设立了移动互联方向。
从专业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可以看出,相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职院校对移动互联人才培养的关注程度更高。在知网、万方和维普上分别以高校、高职、移动开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即便存在数据误差,如高校论文中大概率包含部分高职论文,仍然可以看出高职相关文献占比偏高,如表2所示。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上海地区共有高职院校23所(不含本科),通过对这些学校的官网数据进行统计得知,有14所学校含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而只有6所学校有移动互联相关课程,与上海地区对移动开发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匹配。其中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既包含硬件方向,又含有软件方向;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开设的移动方向课程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移动开发方向较为成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两个专业均有体现;其余学校均在移动互联方向不够重视。
20221014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