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罗双群 张彩芳 崔胜文 周婧琦 唐艳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607
[摘 要] 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需求、食品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及家长的期望,构建基于
课程思政的“四型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从合理构建
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创建多元实践环境、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全面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培养食品质量与
安全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四型一体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067-03
“课程思政”着重强调将立德树人思想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改进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管理方式等方法有机融入职业教育和
专业建设,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2]。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食品健康是保障国民健康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3]。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
安全牵动万千消费者的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4],尤其是在生活中的常见食品被陆续曝出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之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进行预防、监控和检测的一门应用型学科[6],以培养具备食品科学、食品检测技能、食品质量控制能力的,满足行政、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人才。
一、高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生成逻辑
(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需求
201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推行课程思政[7]。2021年4月,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需坚持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有机融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之中。树立系统化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习惯,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努力培养技能过硬、责任感强、兼具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食品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各工业门类中,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且在世界食品工业中位居第一。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在国内外均造成了不良影响[8]。
食为天,安为先。2019年1月,《河南省食品安全省建设规划(2019—2022年)》印发,强调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工作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第一线,担负着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重任,主要承担食品品控、食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过硬的食品检验检测技能和先进的食品品质管理能力。
(三)个人发展及家长期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和学生都期望能有一份稳定且能长远发展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实操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责任担当能力、沟通协调和统筹规划能力、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等。
二、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基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需求、食品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及家长的期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食品行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质检技术服务行业等领域,以食品成果转化助推食品产业升级发展为引领,将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全面发展,掌握食品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向,具备食品生产管理、食品企业安全控制等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围绕“德为先——正确价值观”“食为本——专业使命感”“安为基——社会责任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学生培养成“厚德 尚艺 精技”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积极形成集“责任型、管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体的“四型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三、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四型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依据我校“产学研转创”办学模式,依托“政、校、企、研、转、孵”多元主体育人环境,构建以思想引航、技能保障、双创护航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课程体系[9]。具体要求是:首先,依据食品行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侧”做好系统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匹配,最终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秉承“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注重培养“有德、有技、有为、有果”的“四有”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大公共课中思政课程的比例,增设双创通识课、专创融合课和双创引领课。
20221014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