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从管理到治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2022-10-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郭媛媛 韦耀 蒋毅刚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649

  [摘           要]  新时代以治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提升内部治理水平,对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高管理和育人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对高职院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原因及内部治理体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    键   词]  治理理论;内部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2-0076-03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要求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此宏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治理理念融入内部治理过程中,健全和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
   一、治理理论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概述
   “管理”与“治理”仅一字之别,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观念,也体现了管理领域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到组织结构、制度体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从“管理”走向“治理”,是高职院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治理理论概念源自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引领导航”一词,指在特定范围内通过控制、引导和操纵等方式行使权力。治理与管理有着明显区别:管理是单一、垂直、随意且单方面的,而治理则是多元、扁平化和法治化的;治理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手段,其改变了管理中简单命令式的管控,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体现灵活应变、沟通协调,以充分彰显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是在法治、共治、善治理念的统领下,各利益相关方本着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原则,有效参与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其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目标,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在“管办评”分离的政策引导下,进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及在日常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实行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一系列管理手段。其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涉及政治、行政、学术、民主等的相互制衡与协调,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党委领导作为政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以“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内部管理中行使政治权力的基本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重要主体为高职院校党委及自身各级党组织,党委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是高职院校政治权力的集中体现,以党委会的形式对学校实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二)以校长负责制作为行政权
   高职院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负责人是校长,校长负责制指校长具有学校行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负责处理学校的行政活动,完善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核心机制。当前高职院校多数通过校级层面设置相应的行政职能部门来推进学校各项行政事务及人、财、物的分配和制度落实,同时采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来推进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其主要通过校长办公会议的方式行使行政权。
   (三)学术委员会为首的学术权
   高职院校学术权力机构由以(技术)专家、学者、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委员组成,学术委员会通过对学校各项学术决定进行民主决策和商定来行使其学术权。此外,高职院校在学术委员会制度下,同时也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教材委员会等相关学术组织,辅助和保障学术自由与自治。
   (四)以教代会为组织形式的民主权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中的民主监督和管理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共青团代表大会三个组织形式来使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全员参与学校治理,提供针对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师生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是高职院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方法。
   三、高職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的动因分析
   (一)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已经从外延式的发展转化为内涵式发展,其教育重点也从扩张教育规模转化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因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加强高职教育内部的治理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内部治理主体,而公共理性精神则是高职教育转化为内涵式发展的理性基础。根据公共理性精神的基本特征,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开展。第一,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各个治理主体的公共理性精神,促使高职院校内部的学生、教师、学术机构、管理机构等主体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第二,高职院校需要在大学章程上确定各个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和职能范围,确保各个治理主体均能在内部治理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共同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第三,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不断纠正以往传统的内部治理观念,加强各个治理主体的内部治理意识,推动各个治理主体主动形成正确的、先进的内部治理理念。第四,高职院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提高各个治理主体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各个治理主体的凝聚力,从而加强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

202210142315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