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廖立琼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478
[摘 要] 以长沙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基于自贸区建设的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能力和素质需求,厘清区域性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二是对长沙市的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现状进行文献回顾,对长沙市高职院校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三是提出自贸区建设背景下长沙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自贸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082-04
一、核心概念
(一)国际化人才
2003年召开的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对国际化人才的普遍特征达成共识: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同时在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内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或能力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国际化人才也作出了清晰的界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另外,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国际化人才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例如,潘文霞(2021)提出,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民族情怀,通晓国际规则,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较好地概括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二)高职国际化人才
郑亚莉等人(2021)认为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热点类型,并且提出了高职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为“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维度加强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以满足行业、企业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结合对文献的梳理和深入剖析,以及所有對国际化人才以及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本研究认为高职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内涵。在专业的维度上“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本领以及通晓国际标准与准则”;在交流的维度上“应掌握国际通用的一门或者多门语言以及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文化维度上“应具有多维系统的国际化素养和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并且具备民族情怀”。
二、长沙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以“湖南高职国际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文献搜索,共有16篇文章对湖南高职院校的人才国际化培养进行研究(截止到2022年8月12日)。其中,陈超群(2018)认为湖南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存在国际影响力不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较低、国际双向交流机制尚未建立以及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低等问题。黄术芳(2019)分析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合作层次低、教师国际化水平不足、协同工作能力不足以及合作渠道和平台的缺乏。贺晶晶等学者(2020)强调“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多能成为国际化高技能型人才的“芙蓉工匠”,然而湖南省高职“芙蓉工匠”国际化培养存在影响力不强、保障制度缺失、教师队伍整体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王涛(2021)认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少完善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育合作层次较低等问题。潘静(2021)研究了湖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动因,认为湖南省高职教育在国际化推进中的先天不足:既非传统沿海外向型经济省份,也没有沿边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没有地缘文化优势的助力。
综合各家之言,本研究认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呈现出“先天”与“后天”的问题。“先天”是指外在的因素,如湖南省不临海的区位因素等;而“后天”是由于不同院校对于国际化的重视程度和实践层次不一样,呈现出的动因也不尽相同。整体而言,湖南高职院校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影响力不强,合作办学层次较低,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长沙市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2019年12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名单,简称“双高计划”,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共计197所院校。入选学校具备以下核心优势:办学基础牢固、专业建设领先、育人效果显著、行业高度认可并且在国际交流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很多入选“国际影响力50强”的高职院校更是走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前列,在人才培育方面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连续三年被评为“国际影响力50强”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院为例,两所院校针对其专业特点,分别立足现代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积极开展国际化育人实践探索,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都成功入选第一轮高水平建设单位。
湖南共有11所学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名单,但没有一所学校进入“国际影响力50强”,说明湖南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1所双高校位于长沙市的共有6所。本研究将主要围绕针对长沙片区定位的“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农业科技等产业”“即打造……内陆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来研究与分析自贸区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210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