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2022-10-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徐曼丽 谯利军 何娅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623

  [摘           要]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为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提高该课程育人质量,以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为例,调查和分析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弄清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134-04
   课程思政是一种强调课程德育功能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所有课程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思政教育。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专业课教学一直注重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作用。高校思政理论课虽然在高校德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却独自为阵,没有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進行特色化思政教育,导致思政课和专业课在育人上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构建“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为之努力的课题。
   一、我国课程思政发展历程
   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探索并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是上海的高校[1],但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家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不深刻。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于如何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会议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一重要论述为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2018年5月召开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则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行进一步安排和部署,使我们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更加深刻。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则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更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在《纲要》的指引下,各高校踊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改革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状态,并取得了诸多进展。如今,课程思政作为教学改革重点领域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形成了全覆盖的态势。
   二、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从课程角度来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作为我院护理、护理(老年方向)、助产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开课。该课程与临床感染性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和免疫性疾病联系密切,为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了重要基础。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虽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维”目标,但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对素质目标的关注并不多,德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现有的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研究[3-5]大多停留在思政教学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上,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缺乏整体设计,相关教学评价机制也不够成熟,课程思政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由此可见,进一步开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研究,深入探索其实施路径很有必要。
   从学生角度来看,高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受社会负能量的影响,但可塑性较强,需要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因此,结合高职生心理和行为特点,在新生入校第一学期就开课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很有必要,有利于在学生入校之初就为其做好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提高职业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大健康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及实践
   本研究以我校高职2021级护理、护理(老年方向)及助产专业学生为实践对象,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座谈会、随堂听课等方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出发,厘清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课程思政实施难题,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对我校护理系高职2021级护理专业、护理(老年方向)专业、助产专业共1500余名学生和10名承担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职院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面临的现状主要有:一方面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在体验上感受不深,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现阶段或因自身认识所限,或因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未能有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规划,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路径探索及实践
   围绕“课程思政有效实施”这一总体要求,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制订、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四面一体”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并在2021级护理、护理(老年方向)及助产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1.清晰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因此课程思政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总体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要求,我们确定了以下思政总体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树立无菌观念和传染病、流行病防治意识,具备爱国情怀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然后围绕总体目标设计每节课的思政教学目标。思政目标要求写入课程标准、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时刻提醒教师牢记思政目标的达成、提醒学生牢记以德为先。

202210302115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