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明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738
[摘 要] 高等数学作用非常广泛,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运用能力外,还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拥有更灵活的逻辑性思维。对高职教育而言,高等数学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关乎高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质量,同时也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围绕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着重探讨及分析,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开展高等数学教学活动,从而从本质上强化学生思想观念,提高学生高等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关 键 词] 高等数学;高职教育;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37-04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思路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教学目标逐渐从以往注重教学课堂实际效率转变为以提高学生学习思路为主。高等数学在高职高专学校中的具体教学要求是教师应将“数学应用”作为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目标,让学生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来对自身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行切实提高,而高等数学中所存在的相关数学基础方法及知识确实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成果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一、目前艺术类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艺术类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因为大多数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学生文化课知识层面也相对较窄。因此,学生在正式学习过程中,往往没有较高的自觉性,不少学生要通过教师督促才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高等数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但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收能力较慢,其对教师所讲解的具体内容也不能产生更为全面清晰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高等数学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会对高等数学产生厌恶之感。艺术类院校学生对数字敏感度较弱,一些学生在面对相应的数学计算问题时,通常有很明显的畏惧心理。艺术类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主要涉及数理统计及微积分等。此类学习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必须拥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对该项知识内容进行合理运用。但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扩招,其对艺术生数学要求普遍降低,学生基础薄弱以及对高等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同样成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所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而此情形也同时为高等数学教师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1]。
(二)艺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学时相对不足
大多数艺术院校更加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少学校皆会开展相应的专业技术课程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大多数艺术类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多是将学生专业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学生学习时间多被大量的操作训练、课程排练所占满。甚至部分即将面临毕业的高职学生可能还需要参加各类不同类型的比赛及表演。长此以往,学生的体力、精力皆会受到大量的损耗,其在进行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时,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师实际教学内容中,学生学习效率大多达不到理想状态。此外,艺术类院校对高等数学课程课时的安排不够充分,大多数学生一个星期仅有一节高等数学课程,部分院校可能会将课时安排到两节。但此种课程安排方式往往不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思考性较强,若学校不能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课时进行集中合理安排,那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则很可能会陷入学了忘、忘了学的不良循环中。
(三)课程单一,没有层次差别
大多数艺术类院校学生数学知识较为薄弱,但也不排除个别班级中会存在学习方法及学习状态较好的学生。针对这种状况,高等数学教师应有效实行分层教学来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提高。但大多数艺术类院校所设置的教学课程较为单一,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多为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有效讲解来对学生进行统一提问等。此种单一教学形势下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在课堂中往往无法真正集中注意力来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由此变得愈来愈大,若高等数学教师不能全面改善此种教学现状,那么学生便很容易在课堂之中形成一定的“惰性思维”,学生不愿意对学习内容多加思考,学生高等数学成绩及对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同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2]。
(四)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艺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师大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任务,但实际上此种教学形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甚至会令学生处在一个麻木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按部就班,对于部分题型的讲解,教师多通过令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题型的认知程度。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多是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来进行思考,教师并未给予学生合理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自身个性特点也得不到更为全面的展现。此外,高等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时,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来令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学生学习时间被大量作业所占据。因此,学生往往无法拥有更多空余时间来思考探究课堂中理解尚不全面的知识。
(五)教学内容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够
艺术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強化及培养。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多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数教师会侧重对学生讲解某一运算公式的具体由来,对学生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性,但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问题,教师往往不会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讲解。对于高等数学教材中运用较强的题型,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去记忆该类题型相关的公式定理,而对于题型中的具体演算步骤及实际运用过程,学生则无法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外,其同时要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过于侧重理论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有效增强学生运算能力及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数学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妥善解决[3]。
2022110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