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明月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69
[摘 要]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作为特殊的历史发展产物,具有不同于其他单一馆的特征,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特有矛盾。如何在利用可共享资源的情况下,协调好中高职各自发展目标,使中高职内涵发展齐头并进,需要国家、学校、图书馆各方共同努力。
[关 键 词] 图书馆;中高职复合;困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45-03
一、引言
2003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某中职院校整体划入一所上海高校,同时组建了该高校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学院),形成高职学院与中职院校同属一个校园的局面,图书馆也因此由中职性质转变为中高职复合性质。针对中高职复合图书馆这一特殊存在形式,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而自中高职院校合并以来,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各种特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高职复合图书馆这一特殊研究对象,旨在找到其发展症结,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供其日后参考。
二、中高职图书馆参照文件對比
国家规定,高职院校属高等学校范畴,中职院校属于中等教育层次,根据国家针对图书馆的相关文件,其分别应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执行图书馆的规划、管理及建设。表1(见文末)摘取了两“规程”中与实际问题强相关的条文,分别涉及主要任务、人员配备、开馆时长、馆藏建设、经费投入、馆舍建设六方面。
由表1看出,两“规程”同主题条文均有提及,主要区别在内容上,具体如下:
第一,图书馆主要任务有所区别。除去都提及的文献资源建设、教科研及信息服务外,《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中小学馆规程)提及“党”“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结合受众年龄可知,中小学馆的任务重在学生管理、培养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养成;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高校馆规程)重在健全资源及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发挥“专业”优势,由此可见,高校馆任务内涵更为专业,更注重专业体系化建设及共建共享方面。二者主要任务侧重点不同,受众层次不同,且相较于中小学馆,高校馆在服务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更高要求。
第二,人才配备方式不同。中小学馆以管理岗为主,对专业技术岗的描述只涉及“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设专业技术岗;高校馆则明确规定“图书馆馆长应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且馆员中应包含不低于50%的专业馆员。结合上文主要任务的区别也可看出,因“学生管理”是中小学馆侧重点之一,故其岗位设置也与此对应。至于高校馆,其受众教育程度更高,且需求重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因而人才配备以专业技术岗为主。除此之外,高校馆对人才招聘的要求更高,岗位性质划分更为具体。
第三,馆藏建设要求不同。中小学馆规程着重纸质图书标准的规定,而数字资源的条文只提及“依托”区域各类馆获取;相较而言,高校馆规程对馆藏建设的要求不仅注重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的“统筹”发展,还涵盖对文献保护与修复、馆际协作、特色资源等多方面目标的跟进,以匹配其更高的发展需求。
第四,在开馆时长、经费投入及馆舍建设方面,图书馆规程要求均有所不同。高校馆每周不低于“90小时”的开放时长大于中小学馆的“40小时”,且其网络资源也有全天24小时的开放规定;在经费投入方面,中小学馆旨在“保障”,而高校馆则需“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高校馆有按照国家标准建造“独立专用馆舍”的要求,而中小学馆无此明确规定。
总体而言,高校馆规程相较中小学馆规程要求更高。同时,因其各自发展任务的不同,在馆藏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存在发展差异,且高校馆规程的条文要求无法全面涵盖中小学馆标准,其发展更似两条平行线,无法全然统一化运作。
三、中高职复合图书馆现状分析
中高职复合图书馆新馆于2015年落成,此后在图书馆运作方面,部分保留了中职图书馆时期的印记,参照标准向更高要求的高职馆文件看齐。
(一)馆所运作要求提高
如表2所示,自新馆落成以来,在人员招聘要求和开放时长方面,参照高校馆规程执行。2015年后新进馆员3名,均为图书情报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图书馆内正式馆员7名,专业馆员占比42.8%,接近高校馆规程要求的50%。在开放时长方面,目前教学期间稳定在每周88小时,接近90小时的高校馆开放要求,,且寒暑假均能保证必要的开馆时长;数字资源全天24小时开放。此外,随着图书馆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拓展,新增设微信公众号运营、网站维护等服务内容,并增设参考咨询岗、编目岗等岗位人员数量,推进服务范围的扩充和内容的进一步升级。
(二)人员编制与经费投入未同步发展
中职图书馆时期,工作人员配备7~8人,符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A级图书馆”的评选要求。随着新馆的建成,虽然新进人才的学历层次及专业度有所提升,但整体上正式人员数量依旧恒定在7~8人,且均为中职编制。馆所运作要求在提高,人员数量没有增加,导致部分图书馆员身兼数职,部分重要岗位没有专人专岗负责,影响岗位内容的深入发展。另外,在经费投入方面,依然沿用中职层面的拨款经费实行全馆运作,现已无法满足更高的发展要求。经费总量不变,纸质图书、期刊资源和电子图书的采购必然顾此失彼。目前高职所用数字资源采用对应本科院校的资源系统,因数据库本身的跨空间、可重复利用属性,故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购影响有限。不过,随着纸质图书馆藏的不断丰富,期刊采购受到了限制。
2022110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