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2022-11-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嘉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56

   摘 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幼儿教育的主力军。这部分人才本身的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同时也会对幼儿成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讲,不仅要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多角度实现专业课程与协同育人的有效融入,才能为社会、幼儿园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主的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会到幼儿园以及一些早教机构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承担着为社会、家庭培养优秀学前儿童的重要任务。最近几年,国家愈加重视课程思政工作,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应在各个课程之中融入思政教育。而对于一门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讲,更应将课程思政作为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能够掌握丰富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理论和实践素养的专业性人才,从而让这部分人才在毕业后能够从事一线幼儿教育工作,为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学前教育专业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更多基层性的人才做准备。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要掌握较为全面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基础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保教能力,并在掌握实用艺术表现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开展幼儿教学工作。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课程思政是指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融入一些能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认识道德的重要性,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奠定基礎。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讲,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形成关爱儿童的职业道德
   对于很多高职学生来讲,他们本身的年龄并不大,甚至有部分学生仍处在少年阶段。处在少年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幼儿缺乏关注度,甚至会认为幼儿非常“讨厌”。然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未来会经常接触各类学前儿童,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爱儿童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幼儿教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最近几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是一种对匠人最高职业境界的概括。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只有明白了学前教育专业领域中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日后的教学中全身心地付出,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引导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思维品质
   精益求精的思维品质也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形成的一种道德品质。对于大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未来需要面对大量的学前教育儿童,这部分学生具有性格多样、数量较多、教学管理方法复杂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益求精精神时,,才能让后期的学习和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原则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实践性
   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属于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围绕这部分专业学生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机制本身的实践性。一方面,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必须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另一方面,教师应有效地将课程思政与各类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确保更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思政意识。
   (二)多元化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机制本身的多元化。一方面,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由于课程思政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此,采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多元化的原则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将各种手段融入自身的教学活动之中。
   (三)创新性
   创新性也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过程中需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求教师在展开课程思政融入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自身的融入方式、融入手法、融入内容进行创新。全面提取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四)协同性
   所谓协同性是指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之间的有效联系。对于任何一门非思政类型的课程来讲,课程思政内容与所讲述的内容之间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课程思政的内容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不仅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会让很多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协同性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一方面,充分考虑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似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思政素养及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寻求共同发展的策略。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来讲,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力度,更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制订一套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方式,有效地强化学前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讲,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211112135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