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葛攀文 程永山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24
摘 要:学前教育
专业既要针对学生开展
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作,又要正确引导本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极具深刻意义。教师可帮助学生结合个人职业理想及社会现实需求,形成优良职业道德,践行立德树人要求。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进一步解读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形式,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在体育课程中有效渗透思政内容的建议,希望能为本专业教学带来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渗透方法
近几年,各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将立德树人原则贯彻到底,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前教育全过程,以便能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助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渗透思政教育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之际,需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育课程间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课程的同步发展,最终在体育课程中展现协同育人优势。
一、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思政教育的本质在于为学生服务。思政理念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在体育教学之中潜移默化渗透思政内容,进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二)适应性原则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进一步明确了思政教育方向,开拓了思政教育新路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思政理念,对学生群体成长及未来专业发展均具有一定意义。在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时,应凸显适应性,结合本专业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持续探索思政内容[1]。
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科学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各项动作技巧以及学生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提升,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意志品质等无法使用指标进行量化考量[2]。众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占据重大比例,对德育目标的认知并不充分,这恰恰是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难点,若想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则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3]。
(二)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调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之际,除了要向本专业学生讲解基础的体育知识外,还需要针对幼儿体育内容进行动作教学,并融入游戏教学以及保健知识等相关理论,这些均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体育技能,也是一名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但是,目前大多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仅仅以其中的几项为主,并不全面,普遍选择运动保健知识以及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内容,这便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缺少全面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由于不具备全面的幼儿体育教学知识,难以在教学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实践有所欠缺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欠缺实践经验,即使学校已为本专业学生设置了教学实践课程,但由于与体育教学实践相关的课时较少,学生普遍针对幼儿生活以及幼儿教育等方面展开实践训练,很少有时间与充沛的精力针对体育锻炼方面的教学和指导工作进行实践[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无法直接参加幼儿教育活动,通常以“观察幼儿”为主,导致本专业体育课程教學实践止步于表面形式。当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后,教师未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导致学生无法认清自己在专业体育课程学习时是否存在不足,直接影响其体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实践
(一)树立恰当的体育教学目标
在全新的课程思政背景下,若想将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内容加以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树立恰当的教育目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目标通常会指引教学行为。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思政相关要求,重新梳理本专业教学目标,以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进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体育内容及思政内容设置体育教学目标,全面挖掘排球教学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在教学垫球之际,单从知识和技能维度方面来看,需要把学生掌握垫球技术动作作为目标。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以及热爱学习体育、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在讲解传球技术之际,可以把传球技术动作、战术以及进攻组织作为技能维度教育目标,重点通过体育训练培养学生的共赢理念以及奉献精神。只有明确各环节教学目标,才能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落实,切实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
(二)结合体育项目教学渗透思政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通常会安排群体体育项目,在这类群体体育项目中,便可以有效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展开特定项目,如足球教育、排球教育,均需要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目标,才能收获胜利果实。在大多体育项目比赛现场,均可以发现众多运动健儿经过团结协作,才摘得了桂冠。如今,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频率有所增长,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便可以应用新型教学设备适当地为本专业学生展示与体育项目有关的视频,以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在观看体育比赛视频中感受体育健儿的合作精神。例如,在讲解排球项目之际,便可以通过大屏幕为学生展示我国女排在奥运赛场上拼搏的片段,示范具体动作。在项目分组练习过程中,引导两组学生对抗,在固定时间内记分,完成排球比赛任务。这种项目式教学,可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项目,进一步感受运动精神,并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指导幼儿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时,有效地向幼儿渗透思政教育内容。
2022111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