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落实“双减”促发展

2022-11-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德超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608

   随着《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動的通知》的全面落实推行,加之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等创新型教育实践理论的提出,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创新基于学生学业水平的“内容减负—教学提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热点。本文从“双减”政策视角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诉求,并针对性地巧设计、精分析,提出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促使小学生习得体育能力、具备健康行为,塑造体育道德的教育目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双减”背景下,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将如何彻底有效解决小学生负担过重作为“一号工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重点解决。在此背景下,《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体育教师要高屋建瓴,思考如何平衡“减负”和“增效”之间的关系,善于在提高小学生体育能力、健康行为、体育道德上“着紧用力”,与小学生实际生活搭建桥梁,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的大体育格局,以生本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元化原则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指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基于小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革新理念,清晰认识到体育训练量不等同于学习质量,用形式单一的体育训练模式一味强调体育和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会严重挫伤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全面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所以,为了有效规避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弊端,体育教师要多元化确定教学目标、多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多方法开展教学和多质化实施教学评价,力求将体育教学活动与“双减”下的“减负增效”的终极目标相契合,为小学生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二)创新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体育技能的机械训练和硬性操练之上,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求“减负”之下“提质”,“减量”之下“增效”,将“减负”与“增效”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合理分析不同体育水平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性地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规律和要求,有效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调动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创造性地延展体育学习空间,激发小学生探索体育世界、主动学习、自我建构体育知识的积极性。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以“减负增效”和“提质增效”为出发点,强调以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育基本素养、发展体育和健康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厘清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认真研习、深度解析体育课程标准,从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的衔接点、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分析学生参与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达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体育锻炼和深度学习的关系厘清,创造性地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新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一)传统体育模式占据主要地位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保守传统,以固式化先讲解后示范再反复练习为主,在此背景下,小学生对整体体育动作技术要点的掌握在短时间内被固化,也能不断纠正动作,但是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使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输出的地位,极大降低了体育学习兴趣,,无法提高自身体育素养。
   (二)体育教学范式缺失
   “双减”政策要求教学创新理念革新,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有传统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SPARK教学模式、“271”教学模式、竞争合作式教学模式、小团体教学模式等。但是在众多异质化的教学模式中,缺少体育教学范式,如有些体育教师会走极端学生中心路线,一味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小学生出现体育“挑食”现象,不能促进全体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发展;有些体育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下的教学模式减缓了教学进程,浪费了大量的有效上课时间,无法对体育运动进行重点训练。以上情况的出现,均是因为体育教师教学模式创新理念不足,缺少对体育教学范式的凝练。
   三、落实“双减”促进发展——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稳定、缺乏持久性和高效性,情绪化表现较明显;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多以室外活动为主,小学生更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从而导致体育学习低效。所以基于这两大方面,小学体育教师要理性分析,充分彰显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其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使小学生在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体育学习和健康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逐步形成其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其体育核心素养。
   (一)内容减负,优化分层
   国家“双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要求小学体育教师细化学校“双减”要求和管理制度,树立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提升的大体育教学观,对每一类型的体育和健康教学内容和目的进行功能化设计,打造“质高量少”“提质增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小学体育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优化。优化运动参与积极性体育知识:设计有趣的课内外体育活动(情境类、角色类、竞赛类、活动类),可将小学生自主创新、创编的各类体育活动、民间传统体育融入其中;优化运动技能知识:可设计丰富的身体类(如跳跃、投掷、障碍、快速跑等)、球类活动(小篮球、足球等)、体操类(基本部位操、徒手操等)、武术类等体育活动,以激发小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的兴趣;优化身体健康相关知识:教师可系统梳理常见病、流行病等预防知识,科学示范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办法,逐一讲解发展个人体能知识,以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科学锻炼、预防和保护的体育能力。

202211112135

相关文章: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5 浅谈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 6 浅谈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 7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 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
  • 10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