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柏林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979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在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实践与研究,不仅填补了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还有力地推动了情境教育的不断发展。文章着重论述了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效策略等,对农村小学情境教学的进一步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目前,在我国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数学核心素养本身起到反映数学本质价值的重要作用,能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思想与方法进行体现[1]。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成为新
课改深入开展的助推器。近几年来,在江苏南通情境教育发展的引领下,甘肃省分期、分批地开展了情境教育实验校建设,也推动着情境教育在我省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进一步推广。下面笔者结合本校和自己的情境教学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对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浅显认识和思考。
一、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新
课改的逐步深入,情境教育以江苏南通为基地,向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推广,特别是向广大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的推广,有利于全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情境教学也逐步成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常规教学模式之一,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情境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其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也得到了推广。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一方面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日常课余时间主动去学习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实际教学努力提高自己情境教学的能力,从而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当下随着农村小学情境教育的逐步开展,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首先教师运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基本能力,其次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意识和观念,乃至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为实现小学生公民素养更好地提升,小学数学教育需要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
素养[2]。
(三)有利于充实数学教育教学理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早前的“双基”教学发展到“三维目标”教学,再到现在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教学理念的变化又带动着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随着情境教育在广大农村小学的推广,在笔者看来,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的现状,现在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广泛应用,不仅激发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的感知,还激发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和教研的激情,使他们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乐此不疲,取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和教研成果,进一步充实了情境教育理论,进而丰富了我国的基础教育理论。
(四)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加上数学本身的严谨性,对学生学习缺乏吸引力,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随着情境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推广,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认为,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由原来单一的学习数学知识转变为如今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而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有情感体验并富于乐趣的学习活动中,高效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很好地完成了育人教育的目标。
二、农村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随着农村小学情境教育的推广,加上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和研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归纳出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趣味性情境策略
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是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内驱力。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认知力有限,很多学生凭兴趣学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尤为明显。笔者认为,趣味性情境教学策略,很适合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时,创设趣味性情境,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将极大地推动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创设的趣味性情境主要包括游戏、故事等,其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虽然小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注意力也不集中,但他们非常喜欢游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导入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运用微视频、PPT课件或实际活动的形式來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1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小棒游戏,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数数,培养了数感。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时,教师也可以用小故事引入新课,一下就引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趣味性情境教学策略也适合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巩固环节中。笔者认为,当教学进入巩固环节时,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游戏性情境进行教学,就会消除学生在前面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倦怠情绪,从而促进学生专注于学习,并很好地巩固和拓展所学的新知识,推动课堂教学不断深入。
(二)生活性情境策略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是源于社会生活,而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只有引导小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才能使他们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真实生活情境,如商场购物、春季植树、银行存款、葡萄园参观、绿色出行等,让小学生先进行自主观察,再互相交流和合作,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而使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小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观念。笔者认为,生活性情境教学策略,比较适合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授环节中。教师可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比如,在学习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虚拟的购物超市,摆上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小商品并标上价格,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组织进行销售活动,在活动中完成了认识元、角、分的学习任务。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生活性情境的创设则应提升难度,如可将情境设置为银行存款场景,设定银行储蓄汇率,让学生计算存款经过几年后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到期时可取回多少钱。可见,生活性情境教学更适合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学习新知。
gzslib2022111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