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

2022-11-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44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阶段,数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所有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学知识相对枯燥,而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要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自身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精神,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而明确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发散学生数学思维、创新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片面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小学教学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教学价值的实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注重发展学生能力和素养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这一背景下,数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有效性问题对小学教育改革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加以优化和改善,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新时期的新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采用“题海战术”或“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极大地阻碍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且小学阶段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技能,忽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领悟数学内涵,实现不了数学知识内化。同时,教师对课堂掌控较严,导致课堂主体错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愿意自主思考数学问题,与新课程人才培养要求相违背。
   (二)教学工具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师开展信息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很多小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依靠黑板、粉笔、教材等开展知识教学,没有及时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还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1]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没有及时引入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较低,,使得信息化课堂建设发展缓慢,教学有效性不足。
   (三)教学方法不当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灵活融入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信息教学、小组合作教學等多种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无法充分接受和理解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导致学习兴趣日渐消失,最终不愿意进行数学学习。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依旧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课堂教学过度强调传递知识,不重视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使得知识学习过程十分片面和浅显。且教学实践性不足,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没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进而对知识理解不深入,掌握不稳定。教师也没有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统一,导致教学价值较低。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成为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教学有效性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如果达到则有效性强,没有达到则有效性弱。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是课堂教学价值实现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2]与新课改要求相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习兴趣;第二,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运用多样教学方法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特之处,真正爱上数学。在浓厚兴趣驱使下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更快、更好,从而实现稳定掌握。或者创设多样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数学生活中,走进数学家的数学小实验和趣味故事中,如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了解各种各样数学知识的诞生、形成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有着深远意义,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且有助于学生剖析数学知识联系,构建自己的框架体系。数学思维包括数学意识、数学逻辑、数学分析等。数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3]数学逻辑是数学思维中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一切理工类知识学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逻辑体系,从而能应对各种数学问题。比如,在“三角形面积”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自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方法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深刻认识新课改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改革内容,掌握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全面具体地认识到新课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保证与新课程要求相统一,步调一致。[4]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职能,贯彻落实新课改举措,推动新课程与教育工作的融合,为实现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贡献力量。

gzslib202211112136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