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以图促学,学以致用

2022-11-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赵徐婷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63

   【要素定位】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初次体现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以泡泡提示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
   根据第六单元教材的人文、语用要素以及习作要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夯实基础,书写评价落实
   认识“饶、优”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识字,写字时注重字形和间架结构,并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对比识字的方法,关注偏旁和部件之间的联系,试着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二、感知文本,思维导图迁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描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本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可以借助抓手——课堂作业本习题进行延伸和举一反三;同时试着围绕关键句展开想象习作,试着写一个段落。
   三、提升能力,典型段落引路
   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能选择一幅画,写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本单元的习作与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文的典型段落和思维导图,我尝试引导学生先根据关键词介绍,然后再进行写作,使其生成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过程描述】
   一、激趣导入,以“图”介绍——回顾西沙之美
   学生先自主摆一摆板书中的空白部分,再根据板书中的关键词提示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至3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我提出了几点介绍的要求——声音响亮、语句通顺;围绕西沙群岛的特点介绍;按一定顺序介绍,从而帮助学生自主评价反馈。
   二、分段学习,以“图”精读——探究西沙之美
   (一)细读第4自然段,感受海底鱼儿的多和美
   1.以“西沙群岛鱼的特点”为支点,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学生随机描述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句子,引导和提示学生先圈出词语,再回归文本朗读,加深学生对“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等词的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对表示多的数量词的拓展思维,比如,可以联想到还有哪些关于多的词语——“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等,发挥想象表达自己对海底鱼儿多的看法,联系到新课标中提出的“表达型任务群”。
   2.深化评价方案,发散学生思维。当学生有感情地读出不同鱼儿的模样时,利用多媒体的自动触屏技术,我将相对应的鱼的图片呈现出来“送”给学生,提升了反馈的趣味性;赏析句子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图片展开想象说一说还会有什么样的鱼,为片段描写提供了素材。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中出现学生表达卡壳的情况,小组成员立即进行“补位表达”,做到了小组合作式的生本课堂。
   3.语文要素的落实和渗透。虽然这一自然段语文要素凸显的文本特点不太明显,但是从“各种各样、好看极了、多得数不清”等词语,学生能够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加之以初步朗读圈画词语、带入词语再理解精读,最后感知整个段落的阅读方法进行学习。
   (二)借助关键句,理解第5自然段的意思;介绍第4~5自然段的内容
   1.默读第5自然段,借助气泡找一找这段话其实是围绕哪句话进行描写的,学生有了第4自然段学习的经验,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学习过程不是只找到这句话,而是引导学生借助这一句子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鸟的种类多、数量多的,为接下来习作的写一写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借气泡这一支架,思考在以前的课文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找关键句”的表达形式,做到温故知新。
   2.细读第5自然段,让学生圈一圈词语、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学生通过板书的引导,找到“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等词组,根据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先进行圈划,再思考哪些词写出了“这是鸟的天下”;最后将圈出的词语代入句子和段落,尝试读出“树林多、鸟蛋多、鸟粪多”的特点。
   3.回顾第4至5自然段,学生介绍鱼的世界或者鸟的天下。这里的介绍和伊始的介绍有所不同,学生的介绍建立在板书的基础之上,其介绍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引入本课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其介绍的评价方向与教学目标相同,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了铺垫。
   三、回顾全文,,以“图”生情——体会西沙之美
   出示西沙群岛变化的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
  然段。
   1.第6自然段虽然看似内容简单平实,实际上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学生不需要深入理解这一作用,但可以通过图片感知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再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第6自然段,会有更深的体验。
   2.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带领学生感知全文,有助于接下来进行课堂小练笔学习,学生从中能再次感受到“围绕一个意思描写”的文本特点。
   四、当堂练笔,以“图”展思——描写西沙之美
   出示课本第78页第三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上事物的特点。
   1.引导提出问题,先说后写。对于中段学生来说,直接写作难度较大,因此可以先提问学生图上分别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说出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如何围绕特点来进行片段写作。
   2.在写作的过程中,落实课文语文要素和句式的
  仿写。在《富饶的西沙群島》一课中,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句式,如“有的……有的……有的……”;也有很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如“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等;还有对于动物的描写,如图片中的“大海龟”,就和文本中出现的“海参”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提供了几条温馨提示,学生根据板书或者是回想典型段落描写写作,给不同学力的学生提供了抓手。

gzslib202211112136

相关文章: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5 浅谈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 6 浅谈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 7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 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
  • 10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