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2-11-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孔蕊蕊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5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强调理论知识和德育品质的共同发展,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班主任应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性,探究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本文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陈旧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般是以教师为主体,单方面要求学生按照大人的逻辑思维去面对很多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思维意识的发展和判断能力的提高。所有的规则制度都由班主任自行制定,学生被动接受即可,根据规则来划分能做的事情和杜绝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待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只会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不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导致班级管理出现问题。以上都是由班主任过于陈旧的管理观念造成的,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原始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对价值观和人格塑造起不到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极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专制的行为也无法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二)单一的管理模式
   原始的班级管理中,通常是由班主任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督,以此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对学生而言,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平日里过于严格的要求使得学生不敢与教师亲近,课堂上更是说一不二,上课的流程和作业的安排等多个环节都是由教师一人决定,在这样紧张且僵持的环境下,很难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过于单一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会导致一些人在课上没有存在感,无法收获成就感和关注度。虽然在班会上教师会对大家的近期表现进行总结,但多数情况下是对好学生进行嘉奖,至于表现平平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忽视,收获不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他们日后的表现。
   (三)班主任能力有待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性,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不具备完善的认知能力,并且由于幼儿园时期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班级管理中应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但是部分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对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概而论的方式并没有照顾到全班学生的情况,忽视了一部分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使得最后呈現的效果不够理想。此外,一些班主任并没有以身作则,自己上课经常迟到要学生等待,或是看到教室中有垃圾也置之不理,长此下去学生难以信服班主任,不配合班主任下发的各项任务,导致班级管理受到阻碍。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一)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习和心理健康
   学校是由众多班级组成的,班级管理则成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行为举止对班级管理工作以及最终的呈现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启蒙时期,正是塑造人格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最佳阶段,教师应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多元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小学管理工作中,要想达到理想的学生管理效果,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仔细观察学生课上的表现和课后休息时间的举动,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当前很多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平日里娇生惯养,父母和长辈较为溺爱,不让他们动手做任何事情,主要负责学习,在饮食和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自理能力较差,认为所有事情都有人替自己打理,延伸到学习中更是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过分依赖教师和家长使其丧失自我管理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若是强制要求学生打扫班级卫生,很容易激发叛逆心理,他们不仅不愿意动手实践,还会在心中增加对教师的厌恶情绪。
   若想改善当前现状,教师可以调节劳动安排,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学校安排大扫除的时候,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不同的小任务,并亲自参与进劳动中,和大家一起动手做清扫工作。这样既能有效拉近师生间和学生间的距离,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让学生对教师也有更多的认识。班级中经常会出现性格内向且不爱表达自己的学生,班主任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变化,在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详谈,以朋友的身份展开对话,询问其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原因,耐心疏导他的情绪,以过来人的身份描述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团结同学的重要性。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对其生活中和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有效保证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树立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周边事物。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班级管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道德影响。对小学生而言,班主任在他们心中有较高的威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渗透德育。如每节课从不迟到,提前两分钟到达班级做准备工作;课后用完的粉笔头要自行扔到垃圾桶内,而不是等值日生前来打扫;洗完手要及时关闭水龙头,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教室地板上看到垃圾及时弯腰捡起,让大家意识到班级环境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维护,以此增强集体荣誉感。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如在考试前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复习,可以规定考到90分以上的学生能够得到单独的奖励,每个人在课后都努力学习,在发布成绩后对达标的人给出物质鼓励,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处于青春发育前期,遇到问题时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给予大家更多的关爱,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任意识,以此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gzslib202211192239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