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秀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459
新教育理念下,为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程教学环节加强重视,还要注重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环节加以重视,通过从实践方面进行优化,保障各项建设活动顺利推进,从而有助于提升教育工作效果。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中,为能有效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质量,必然要按照新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采取創新优化的方式,多途径实施建设举措。班级特色文化作为潜在性的课程,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施加影响,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体现出建设的价值。
一、新教育理念下
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问题
(一)新教育理念下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目标的树立和自我超越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学习,所以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构建适应于学生素质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班级文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类型,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涉及面广,所以教师通过特色班级文化建设,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能改善学生学习的面貌,营造一个相互信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新教育理念下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问题
教师在实践教育中构建特色的班级文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举措,而现阶段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各类问题需要解决,从以下几点常见的问题进行阐述。
1.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民主性不足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民主性不足的现状比较突出,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民主性是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以及决策,发挥学生在其中作用的保障。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支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比较重要,而现实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民主性较为缺乏,影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学生缺乏自我展现的机会,在实际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信心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物质文化建设参与面有待拓展
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创新工作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落实中,物质文化建设参与面窄的问题鲜明,只有很少的人参与其中,无法真正发挥高效的激励作用,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学习的热情不高,这就必然会造成物质文化建设工作的效率较低。
3.精神文化建设指导性有待强化
特色班级文化包含的内容多样,精神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内容,而现阶段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导向性不足的问题,一些班级重点关注外在物质文化,而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力度不强。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对增强学生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精神文化建设指导性方面没有强化,这就必然会影响最终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新教育理念下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实践
措施
新教育理念下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落实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样,为能有效提升建设工作开展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建设实践中运用多样化方式,实施多样举措。
(一)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涉及的工作内容很丰富,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践教育中就要抓住要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比较关键的,这是提高学生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为能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必然要确立班级发展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对精神文化建设的价值有充分了解,产生共鸣,学生在共情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产生思想合力。教师可打造仁爱班级,为班级注入灵魂,体现出班级文化的特色。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共同的梦想,共同前进发展。以班级的特色名称以及口号和标志等作为载体,创设班级精神文化,这对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发挥着积极作用。制订科学的班级发展规划和计划,循序渐进地加以落实,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二)个性化制度文化实现特色化的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和成长发展的黄金阶段,为了使学生综合素养及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从多维度思考,通过个性化制度文化建设,凸显出班级文化特色,从而为学生学习发展进步起到积极作用。个性化制度文化的创设,能够增强班级管理内驱力,学生在完善的班级制度下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都是参与者,从而促进各项班级活动顺利开展。如通过制定班级公约以及班干部建设制度等方式,引领学生在班级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在制定班级公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公约制定过程中,促进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并最终形成小组意见,小组代表要在班级展示解读,通过投票表态发挥班级公约的实效性。班干部建设制度制定,科学合理选拔班干部制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意识,有助于提高班干部的服务意识。
(三)营造良好氛围,打实物质文化建设基础
为促进班级各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营造独特的班级文化氛围比较重要,通过有效创设班级物质文化环境,以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促进学生进步发展。学生在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中成长,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物质文化建设中教师要能和小学生的特征相结合,和学生年龄以及认知特征相匹配,运用童趣性强的布局方式吸引学生,消除学生学习的畏惧感以及僵化感,帮助学生在特色的物质文化班级活动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和课程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作为新课程当中特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一致,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gzslib202211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