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郭沁苑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462
摘 要: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音乐,音乐与幼儿的全面发展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音乐对于提升学前儿童整体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很多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音乐有改善情绪和情感的效果,欣赏音乐能够使学前儿童拥有积极且稳定的情绪,对于培養其坚定的毅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性格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音乐的独特功能,在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进行合理的音乐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人格,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音乐启蒙;欣赏活动;活动设计
一、学前儿童音乐启蒙的阶段及教育方式
伴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了重视。音乐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与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育有着促进学前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潜在优势,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目前,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越发引起家长的注意,而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各种积极影响也日益凸显,就连国家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种种好处。由于0~6岁是儿童对音乐最为敏感的时期,也是其习惯和性情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接受到的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成为他们未来一生的热爱,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学前儿童来说,自我表现的一种途径可以是音乐活动。和培养其他素质一样,学习音乐要从小开始培养,年龄越小,越容易学习音乐,这与幼儿教育的敏感期是密切相关的。
(一)第一阶段
胎儿在母腹中时就已经对声音有了感觉,甚至是有了反应,但确切地说,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一个阶段是6~18个月。在孩子出生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音乐及音乐的律动,在一日内,不同的时段可以让孩子聆听不同的音乐,可以在吃饭时、起床时以及入睡前都播放音乐,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不仅乐感会很好,而且有利于培养完善的性格,对待生活有很强烈的热情。
(二)第二阶段
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二个阶段是18个月~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开始迅速发展,身体的各个机能也在不断发展,他们会慢慢学会唱歌、跳舞以及说话。这时候可以开始尝试演奏简单的幼儿乐器,听一些流行儿歌乃至古典音乐,让孩子从小学会用耳朵聆听,为将来更好地参与幼儿园音乐活动打下基础。
(三)第三阶段
3~6岁是幼儿音乐启蒙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最有效、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游戏互动学习模式,通过游戏,幼儿会学会承担不同的游戏角色,结合亲身参与所得到的实际经验来进一步学习知识,并且能培养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德国,教师会建议孩子单独上幼儿音乐课程。跟教师在一起的两年时间里,音乐学习的重点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结合舞蹈律动、乐器演奏以及感知能力等方面),以此来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让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中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乐器,此后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考虑孩子后期是否接着学习乐器。
二、音乐启蒙活动对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意义
学前儿童听觉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幼儿的智力水平。在这一时期,特别需要多量的声音刺激,而大自然的声音,包括人的声音,再加以适当音量的音乐的声音,就是自然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音乐启蒙,有些家长不明白音乐启蒙对幼儿到底有什么作用,更不懂如何给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但是,在欧洲与北美国家,父母一般都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启蒙十分重视,且通常都是从幼儿期就开始实施音乐方面的教育。在笔者看来,要让父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接触音乐,,非常有必要让家长认识到给予幼儿音乐启蒙有怎样的好处。
(一)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
音乐可以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因此,音乐可以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有益智的功能。参与音乐活动还有助于学前儿童右脑的发展,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审美意识和音乐欣赏能力,而审美意识中又包含音乐欣赏,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提高学前儿童的智力水平。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艺术的手段,以多种形式融入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理解能力,运用启发情感的思维去启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人们都知道,幼儿期正处于智力形成的初步阶段,因此,面向学前儿童进行有方向性的智力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音乐欣赏教育,能加速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促使学前儿童正确判断音乐节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感受艺术之美,感受音乐之美。
(二)帮助幼儿调节情绪
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的情绪及情感特征能给予学前儿童愉悦的情绪,并且能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动力,其主要原因就是音乐是带有感染力的,通过刺激影响比较明显的活动来分散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对学前儿童的控制。当学前儿童遇到了情绪方面的问题时,可以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活动,或者在听到自己喜爱的歌曲时,他们在活动中就会不自觉地将负面情绪逐步转变为正面情绪。通过研究者的实践证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可以使幼儿从小就能学习运用聆听音乐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提高幼儿对艺术和美的鉴别能力
音乐具有审美功能,一首好歌曲能给予儿童美的体验,聆听美的音乐也可以让儿童情绪激昂地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艺术虽然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又有一种共同点,即艺术美感。由于文化依托着所有的艺术,因此,所有艺术都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幼儿教师为了启迪学前儿童的音乐思维,还可以依托于相对应的文化,对幼儿实施相应的美术教育以及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学前儿童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思维系统。
(四)可以培养幼儿的意志和信心
gzslib202211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