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石荣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582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
学校需要制订课后服务目标,制订出完善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轻松的学习环境,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
学校需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习任务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减少课后作业任务的数量,促使“双减”政策能够顺利实施,确保课后服务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目标
(一)减轻作业负担
作业负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负担,具有较高的作业总量甚至会占用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无疑增加了作业总量,不仅使学生的作业过于繁重,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因此,大量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会对教学过程造成影响,导致学生无法自由分配时间。而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同,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反复训练将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
(二)以学校为阵地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校作为教学阵地,确保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采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减少作业的数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减负的有效方法,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关键内容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要领,实现优质化的学习过程。学校需要贯彻“双减”政策的办学理念,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学校还需要做好课后服务,使学生能够抓住学习的要点,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后服务需要对课内教学起到辅助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保障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学校是课后服务的发起者,需要对服务的质量进行把控,避免课后服务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减轻学生压力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对课后服务效果进行主导,做好课后服务计划的安排,将学生作为课后服务的对象,辅导学生更快地完成作业任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三)做好课后服务
在“双减”政策下,需要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指导,使课后教学与校内教学能够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服务育人的效果,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作业。学校需要做好课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安排课后服务内容,实现专业化的课后服务教学,保障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课后服务教学,可以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心理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可以保证学生的作业质量,确保作业内容能够满足学生所需,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水平。
(四)坚持学生为本
在“双减”政策下,需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制订教学计划,使课后服务的优势得以体现。目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将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学生的健康与身体,保障学生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够健康成长,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学校需要积极采取减负策略,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喜好,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放松。
(五)注重家校协同
为了确保课后服务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采用家校协同的教学形式,需要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保障课后服务能够顺利实施。减轻学生压力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前提,需要以此作为前提展开课后服务,使家庭与学校能够结合起来,构建良好的家校协同环境。虽然学校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有的家长却没有放松学生的学习,而是为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导致“双减”政策并没有起到减负的目的。为此,学校与家庭需要对减负达成共识,使家长能够明确减负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减负观念,保障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优化策略
“双减”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化的课后服务优化机制,做好课后服务内容的推广工作,对课后服务过程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学习中放松下来,满足课后服务管理的要求。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素养情况,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防止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产生较多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课后服务的效率,导致课后服务过程无法有序开展。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使其能够适应课后学习任务,利用课后时间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使课后服务工作能够指导到位,完善课后服务的基础控制,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学习中充满活力,优化课后服务质量,让学生具有完备的学习环境,在“双减”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学生在课后服務中充满活力。
(一)整合课后服务资源
课后服务优化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推进课后服务工作,注重对课后服务效率的把控。资源整合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资源的质量,合理搜集学习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保证资源能够运用到位。学习资源种类应确保全面性,合理对资源种类进行应用,对课后资源环境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掌控力度。课后服务资源是实现服务优化的关键,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优化课后资源的展示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服务中,保证课后服务的质量。同时,教师要做好资源环境的搭建工作,为学生提供资源下载平台,如微信群、网盘链接等,保障学生具有获取资源的渠道,打造完善的课后服务资源管理体系。
课后资源需要遵循易于获取的原则,,教师应定期对资源进行整理及上传,确保资源的充足,使各种资源能够投入使用。在资源类型方面,应开启资源的共享功能,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资源总量。同时,需要对资源进行分类优化,提高资源分类的合理性,便于对资源状态进行把关,保证学生课后运用资源的自由度,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资源类型,提高课后服务的优质化程度。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后,在课后服务内容安排上将更加方便,便于规划课后服务内容,打造有效的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资源整合的运用效果,提高资源运用的有效性,有助于拓展资源服务形式,对资源服务过程进行妥善安排,构建出有效的资源运用环境。
gzslib202211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