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探究高中数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22-12-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曹百奭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16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化了教师群体的责任观念、质量意识以及效益诉求,教师群体开始立足高效教学理念探究数学课堂的科学构建。于是,教师自觉探究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活动基点,积极探寻影响到高效数学课堂的基本元素,为后续教学方法的科学设定提供非常必要的理论参考。而且,教师还积极借助游戏教学、电化教学、支架教学以及翻转教学等教学方法尝试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高中生
   在科学育人观的大力推进下,教师开始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可行方法,切实帮助高中生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加速高中生的信息获取与能力训练。这样,教师逐渐提升数学教学的目标性、方法性與实效性,以此为高中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服务,在数学课堂上逐渐提升高中生的认知状态、认知能力与认知效率。因此,教师探寻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方法,有助于数学教学的人性化发展。
   一、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活动基点
   第一,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是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是教师构建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准则,是搭建教师、高中生与教学内容三者关联的理论导航[1]。因此,教学方法的适宜性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首要元素,能够科学调和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兼容性与有效性,有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第二,主体状态的能动性是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是数学课堂上的认知主体,因而高中生的认知状态、认知能力与认知效果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指标。因此,高中生的能动性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元素,是教师选择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基点,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强有力支持[2]。
   第三,,师生交流的优质性是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师与高中生是数学课堂上的两大行为主体,因而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快乐互助与亲密合作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群众基础。因此,师生交流直接决定着数学课堂上信息交流的活动质量、传输密度以及实际作用,因而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因素。
   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数学教学既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能力以及教育理念的“试金石”,也是教师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助力高中生高效认知、友好交流、快乐成长的生命课堂。
   (一)开展游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高中生已经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因而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进行知识讲解与技能传输,数学课堂应该成为高中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生命乐园[3]。为此,教师可以实施游戏教学,让高中生快乐地参与到数学认知中,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获取与知识积累,切实展示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与主观能动性,借助主体支持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在湘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空间的几何体”的游戏教学中,本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有“简单的几何体”“在平面上画几何体”以及“面积与体积公式”等,因而非常适合开展游戏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以下问题:(1)请说出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简单几何体;(2)请画出正方体、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立体图形;(3)请写出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4)请写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5)请写出圆锥体的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教师将上述五项任务转变成五张卡片,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游戏小组,让学生随机抽取任务内容且独立完成。这样,学生就会自己抽取、独立完成中进行自主学习,还在关注他人游戏活动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合作探究。因此,教师组织的游戏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针对认知难度不大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借助开心、快乐的游戏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主体活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开展电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深奥性,因而高中生难以掌握隐含其中的规律性,教师需要借助教学手段弱化数学知识的认知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电化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强大信息表现力为高中生提供直观认知的好机会,清晰展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高中生不乐于进行枯燥的抽象逻辑思维活动,教师可以为高中生创造直观认知的机会,打造高效课堂[4]。
   例如,在湘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电化教学中,本部分主要有“点线面的空间关系”“直线与面的平行关系”“直线与面的垂直关系”等内容。本部分的数学知识对空间立体感较强的学生而言没有难度可言,然而对空间立体感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直线与平面的立体位置简直就是“混沌世界”,搞不明白。因此,教师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展示出立体条件下“直线与面的平行关系”与“直线与面的垂直关系”,让学生借助立体展示,亲眼看见“过平面外一点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与平面中过交点的直线都是垂直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由空间想象状态下的苦思冥想转变为简易、直观的图形观察与信息判断,因而降低了“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认知难度,自然能够打造高效课堂。
   (三)开展支架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支架教学是指教师首先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简述,攻坚克难后将普通难度的认知任务全部留给高中生,以此实现教师智慧对高中生思维的有效点拨。而且,支架教学以教师的攻坚克难为教学支架,能够为高中生提供非常大的主体探究空间,推动高中生成为真正的认知主人。因此,支架教学能够实现教师智慧对高中生主体认知的科学指导,因而能够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抓手。
   例如,在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支架教学中,教师首先简述集合定义、包含关系、交集与并集等知识,然后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就会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慢慢整合认知信息,并借助生活实例验证“集合中的相关知识”。如,“我”是“我家”的“子集”;“我家”包含“我”,且是“真包含”关系;“我”是“爸爸”与“妈妈”的“交集”;“我”“爸爸”“妈妈”合并成“家”。因此,支架教学既包含教师的教学智慧,又激发了学生的群体智慧,因而能够让学生在友好交流、积极探究、大胆推理、反复验证中真正动嘴交流、动脑思考、动手整理,自然能够打造出科学、高效的数学课堂。

gzslib202212152046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