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引导思维,绽放魅力

2022-12-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桂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502

   思维导图是一种兼具直观化和逻辑化的教学辅助工作,其具象性为教学带来了便利,因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地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中,以期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绘制导图和指导学生应用导图的能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总结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索了其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辨析导图、绘制导图的方法,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在应用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模式,使思维导图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以此完成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一、夯实基础,,利用思维导图串联词汇体系
   为了发挥思维导图的有效作用、完成高质量的词汇教学任务,在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词汇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示范,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怎样利用它建构词汇之树,待学生掌握应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就能更得心应手。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family”教学为例,通过对单元词汇的研读,本单元的词汇教学主要目标是为帮助学生理清英语语境中家庭成员的组成要素,出于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可以敞开心扉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利用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Family tree”,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1]。
   二、对话沟通,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思路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需要学生书写英语单词和语句,还需要学生掌握对话的技巧、具备清晰的思路,這就为思维导图的应用埋下了伏笔,从英语教学的这一特征出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的思路,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对话沟通,让学生明确对话交流的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扩充他们的交际词汇和语句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中,这时正处于学生接触英语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黄金时期,结合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引导他们运用简单的交际语句展开对话和沟通,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通常只是询问对方的名字后便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的英语对话思维尚未形成,就此展开教学和引导,教师可以采用层递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复盘对话的过程,明确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如针对Lesson 1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回顾自己的练习内容,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Hello!”说明本段对话的核心内容为“问好”,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思维导图只增添了两个一级分支,即“My name is...”“I’m ... years old.”,导图的内容单一且不具备扩展性,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借助所学知识简要介绍自己,却无法顺利开展对话。由此,教师在讲解Lesson 2 部分内容时,要以语言引导的形式开展教学,如“同学们会主动询问其他同学的姓名、年龄和班级吗?”初次接触英语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给出肯定答案:“会。”教师要继续与其进行对话:“那我们应该如何询问他人的信息呢?”并抓住机遇,引导学生填充导图的枝干,在两个一级分支后添加“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两个用于提问的交际语句,并加入“I’m in class...”及对应的二级分支,从而丰富思维导图内容。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对话,借助思维导图主动询问信息,并使用恰当的方式作出准确回答,进而使学生能开展简单的英语对话,让他们在现实对话情境中充实对话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2]。
   三、解读文意,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逻辑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阅读文本,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力度,让他们在充分认知文本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导图的结构。结合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的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安排阅读“Read and write”文本的任务,在正式利用导图开展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略读文本,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结构和涉及的主要内容,在此之后,利用思维导图解析文意[3]。学生通过阅读确定文中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Amy”的一天,学生可以将其作为导图的核心内容,并提取出与Amy一日活动相关的关键句子“It’s time to get up”—“Time for music class”—“It’s time for dinner”—“It’s time for bed”分析文本中主人公一天的安排,将上述关键词作为导图的枝干。随后,对照导图枝干的关键句子,学生一一填充内容,如针对“It’s time to music class”,在该枝干后,补充内容为“10 o’clock”,并指导学生在枝干处画出时针的标志,为导图增添新的色彩。以此类推,学生逐渐补足了思维导图的框架和内容,将文本中的主要信息呈现在导图中,进而理解了文本的含义,对于本课节的“ It’s time to ...”“ It’s time for...”语法应用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教学作用之外,通过这一篇章的教学以及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更为明确,他们在文本主旨和思想的影响下,也能逐渐养成规划时间、有序安排生活的良好习惯。
   以思维导图为辅助教学工具的英语课堂,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融入了生活教育、德育的思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能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四、复习巩固,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gzslib202212222124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