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婷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508
摘 要:智慧课堂可以实现地理学现象和数据的可视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全新思路。在智慧课堂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智慧课堂的概念、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和优势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智慧课堂应用时出现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媒介使用不合理、教学资源利用不当、教师的专业技能薄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习有趣味;利用现代技术突破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地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研究
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1],2018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总体思路,其中就明确指出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智能化教学。智慧课堂便是智能教学的一部分。
智慧课堂可以说是传统课堂的创新。因为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中,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等,导致在学习地理时困难重重,而智慧课堂恰好能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可以增强地理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但是在初中地理智慧课堂落实时,还是出现了许多短板。因此,通过已有文献研究,结合本身实践经历,对智慧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提供参考。
一、智慧课堂概念
智慧课堂是什么?周青云、肖叶枝等人认为智慧课堂是利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整合并融入传统资源,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新模式[2]。崔晓慧、朱轩认为智慧课堂是教师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打造的一种新型课堂[3]。
智慧课堂的概念不是绝对的。不同的学者因研究角度和方向不同,概念也有所不同,但無外乎都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与传统课堂有所区别,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最终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高效智慧课堂。
二、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一)教学理念不同
传统课堂轻实践,重理论。传统课堂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大纲为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学生只能了解知识的表面,而无法理解深层含义并达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忽略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智慧课堂重视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活动,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同
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大脑没有进行思考,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不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很难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实现真正的“教无定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思维活跃,真正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三)教学资源不同
传统课堂多以教材资源和教学参考书为主,教师凭借个人经验围绕课本进行备课、讲课,学生消极接受知识,无法实现对知识的高效理解和运用。
智慧课堂融合了教材、大数据、云计算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教师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拓展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眼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四)教学媒介不同
传统课堂是以黑板和粉笔为主,教师需要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出知识点,占用课堂时间,学生也很难参与其中。
智慧课堂融合了现代技术,以电子书包、交互式电子白板、智能录播系统为主要的教学媒介。电子书包可以实现“先学”“互动”“及时反馈”等功能[4],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好学深思;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将传统黑板、电脑和投影仪等功能相结合的人机交互设备,具有灵活的书写功能,可以实现师生间更好的互动,实现高效课堂;智能录播系统能够清楚录下学生上课时的状态,教师以此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根据录下的视频,实现自我反思和提升。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
三、智慧课堂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智慧课堂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一)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智慧课堂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统计,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发布相应的测试题,根据大数据对答题状况的统计,判断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再以此为导向深入讲解,设置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既完善了知识结构,又培养了合作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系统,为对知识点掌握不充分的学生单独布置相应作业,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加深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智慧课堂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智慧课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课前将课程内容以资料包的形式或者以微课的形式发送给学生[5],学生自主进行课前研学,教师搜集、整理学生的预习情况。选择预习内容时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设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gzslib2022122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