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022-12-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孙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800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史为镜方能知兴替。初中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好历史、掌握历史、尊重历史、懂得辩证地发展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历史的前提是对其拥有浓厚的兴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对初中历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新课标改革新要求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需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以不断提升历史教学效率,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因此本文致力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的探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其未来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历史认识不全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层出不穷,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更多书本上乃至超越书本的知识,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电视节目了解到更多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然而某些电视剧在拍摄时为了节目效果和取悦观众会刻意篡改一些历史情节,初中生由于本身知识的匮乏对刻意篡改的历史没有辨析度,反而会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知识出现错误,从而失去学习和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对历史的学习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不认可真实的历史,甚至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不能构成历史学习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最终影响整个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这些都与他们在互联网上受到的零零散散的信息影响有一定关系。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可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并使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在互联网上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为其历史知识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并且通过互联网对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初中生缺乏自主判断力,容易被互联网上片面乃至是错误的信息所误导,从而导致对历史认识不全面,甚至否定客观历史事实,这不仅影响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还不利于个人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老师及家长应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判断对错,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辩证地看待和学习历史,为其今后更好地发展做铺垫。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历史学习不够深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多以应付考试为导向,不注重对历史的深入讲解。大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多是简单机械地陈述历史,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学生也只是机械式地死记硬背,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会不断地降低,从而影响历史学科的知识构建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历史学习效率低下。历史本身极具丰富性、智慧性、趣味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应该尽可能地将知识趣味性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丰富多彩。历史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过去的历史的陈述,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有趣的历史事件,传奇的人物色彩、复杂的历史环境、相似的历史规律等都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素材来源。历史和书本都是客观的,但老师是主观、灵活多变的,怎么把静态的知识讲授得富有动态美,讲授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一门艺术,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研究的教学手段。考试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教师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比较被动和浅显,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智慧,这样的教学是没有灵魂和深度的,对学生的成长作用也不大,因此应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及时调整教学状态和教学方式,以促进历史教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三)缺乏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直以来教学体系高度重视语、数、英三大主科的学习,,而对于历史这类学科缺乏重视,大家都认为历史学习只是背书而已,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重点考查科目上。学校也存在压缩历史课时的现象,甚至在平时的周测或月考中不把历史算入整体成绩,也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历史不重要的假象,学校历史教师的配置也不够合理,多是一个教师同时带着多个班级,这也容易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过重的教学任务,学校本身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也不能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久而久之,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抱着教书育人的态度,不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共同成长。学校和教师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态度,从此养成对历史的怠慢与不懈的态度,这不仅是学生的不幸,还是学校和社会的不幸,一个不懂得历史、不尊重历史的人能有多大的敬畏之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不仅影响个人发展,还影响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少年不强,祖国怎么强?这一系列的原因和问题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整个历史学科的学习效率,最終影响学生性格的塑造和长远发展。
   二、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将情境教学引入课堂
   情境教学的益处在于通过创设有关生活情境,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体验并将教学融入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建立起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历史学科的学习趣味性。情境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探究兴趣,从而不断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历史学科来说,知识点比较琐碎,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情景课堂的探究对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致力于教学课堂的创新,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例,本节内容围绕“四大件”展开,用多媒体展示“四大件”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并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课后通过向父辈询问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展示在家里搜集到的老一辈比较典型的物品,通过如此直观的情境创设学习,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觉到生活的变化。可以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课后的了解和所带来的物品为其他同学做展示,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公共场合发表看法不怯场的能力。每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都是不断提升自信心和综合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增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鼓励他们做更好的自己,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gzslib202212272109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